登录 注册 下载

银行理财“去通道” 直接对接实体经济

融资“既贵又难”,已成实体经济转型与发展的阻碍。疏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迫在眉睫。

继5月末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后,两个月内,国务院常务会议两度明确要求,要花大力气解决融资难、融资贵。

融资“既贵又难”的老问题引发高层如此关注的背景是:近一段时间,不少银行大量借助信托、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等“通道”业务,无形中形成企业获得融资的“买路成本”;一些理财产品、融资方式“创新”,不仅没有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反而沦为规避宏观调控、信贷政策的妙方,仅仅充当银行与企业间的资金“二传手”。

来自上市公司2013年年报的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大企业不再专注于主业,而是热衷将上千亿资金投向理财产品,再通过金融机构向紧缺资金的企业放贷,模仿银行向不易获得贷款的企业赚“利差”。

尽管货币信贷总量不小,尽管市场整体“不差钱”,但由于理财产品资金运用不能与实体经济对接,企业经历的融资环节却越来越多。不仅如此,部分资金最终还投向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及过剩产业,融资的低效率更带来潜在的风险。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相关部门也将于近期出台配套办法。但如何在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做好企业融资市场的规则制订,打破既得利益机构的约束,将考验调控者的勇气与智慧。

让金融之水流向实体经济,已是最为迫切的呼声。

银行理财“去通道”

直接对接实体经济

在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了多项举措,以期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企的问题。其中,针对银行理财环节,会议提出要缩短企业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环节,整治层层加价行为,要求理财产品资金运用原则上应与实体经济直接对接。

针对这一要求,业内人士和专家指出,在银行理财层面,相关通道业务是导致企业融资成本高企的“元凶”之一,因而去通道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

“ 从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投向来看,除了投向货币及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投向非标类资产的,而这类资产其实就是和实体经济直接对接的部分。”某国有大行高级产品经理向记者表示。

该人士指出,尽管银行理财资金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投向实体经济,但是由于银行理财产品没有明确的法律框架支持,因此理财产品在交易主体的认定、核算估值制度的制定、结算账户和证券托管账户的开立等方面均存在障碍,已成为理财产品向规范的资产管理产品转型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也导致了此前诸多理财产品只有借助信托等通道来开展相关业务的现实。

“所以说,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企,一部分原因在于目前监管对于银行信贷规模的控制,使得在有限的贷款规模中,大型央企挤占了一部分原本该属于中小企业的信贷资源;另一方面,过多的通道导致企业的融资环节过长、各类机构都要在其中赚取手续费,使理财产品原先的短中介链变成长中介链,最终使得其融资成本”层层加码”。”上述产品经理分析道。

因此,“去通道化”是银行理财能更好地对接实体经济的方法,也是目前监管和各商业银行正在努力的方向。去年10月,部分银行试点推出银行资产管理计划,便是银行理财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型的明证。在这次试点中,银行理财同时还试点债权直接融资工具,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绕开过往的“通道”进行投资。

“ 不过银行理财向真正资产管理产品的转变,也就是所谓的去通道化的实现,最重要的是需要尽快确立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主体地位。”上述人士指出。

不仅如此,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看来,要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复杂程序,还需要在监管政策层面进行一定的调整。“银行此前通过做大量的表外业务来投放资金,实际上是一种绕道监管的行为。这其中或许有银行为了做大中间业务收入而进行的绕道冲动,但也包含了一些诸如因贷款规模限制而选择通道业务的无奈。”

曾刚认为,要更好地使银行资金与实体经济对接,尤其是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目前监管层应该适当在总量上进行调控和放松,“比如之前央行的定向降准,引导信贷资源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就是很好的手段和方式。”

除此以外,曾刚还建议监管政策可以在结构上进行优化。“比如针对一些专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银行,在新增贷款规模等方向上予以适当放松,对不同的金融机构实施差异化的政策规定和要求,引导银行资金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实体经济领域投资。”

(搜狐财经)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