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

熊园:中韩自贸区有望加速落地 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突破

2607 views

文/熊园   本文编辑/孙世选

熊园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后

 

2014年5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使用中韩本币互换协议下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40万元)资金支持企业贸易融资。具体做法是我国央行将韩元资金借给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贸易融资贷款,企业用以支付从韩国的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口。这是我国央行首次在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下动用对方货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鉴于此,本文试图解析央行出台此举措的深层意义,进而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央行首在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下动用韩元的意义

央行官方网站公告指出,这是央行首次在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下动用对方货币,将进一步提升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下合作的水平,有利于加强双方金融合作,降低两国企业融资和汇兑成本,促进双边贸易发展。细究之下,央行此举更为深层的意义与作用,至少还应包含以下两方面。

中韩自贸区有望加速落地

就在5月30日同一天,中韩自贸区第十一轮谈判在四川省眉山市落下帷幕。商务部表示,本轮谈判中韩双方继续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进行了密集、深入的磋商,同时在贸易救济、电子商务、环境等广泛领域开展谈判,取得了积极进展。由此可见,央行此举应属中韩自贸区第十一轮谈判的成果。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迟迟未能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形下,中韩自贸区有望率先落地。

中日韩自贸区2002年在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被提出,此后三国经过数年的民意调查和研究后,2012年11月20日宣布正式启动谈判。截至目前已进行了4轮谈判,但4轮谈判过后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中、日、韩三国日益复杂的政治因素的影响下,特别是日本2013年正式宣布参加《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的谈判后,中日韩自贸区的前景更加不容乐观。

相比之下,中韩自贸区的建设显得更为实际。中韩自贸区谈判自2012年5月启动,已先后开展了10轮谈判,旨在达成一个全面、平衡、高水平的自贸协定。中韩自1992年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飞跃式发展。2013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2742亿美元,首次突破2700亿美元,中国也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第一大出口和进口市场。2014年1~3月,两国贸易额达676.3亿美元,同比增长6.8%。

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性进展

货币互换是推进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手段。美国金融危机后,货币互换开始盛行于各国央行。2008年以来,我国央行先后与韩国、新加坡、英格兰、欧盟等24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累计规模超过人民币2.5万亿元。特别地,2013年先后 “拿下”英央行与欧央行,可谓人民币货币互换的“里程碑”事件,对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接受度、稳定人民币兑主要货币的汇率、加大人民币全球外汇交易比重等有着重要作用。

此次动用中韩双边本币互换的韩元资金,两国贸易可用本国货币结算,将大幅降低对美元的依赖,从而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我国央行当日亦表示,未来将与包括韩国央行在内的境外货币当局密切合作,进一步发挥本币互换协议的积极作用,扩大双方本币在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

展望未来,韩国之外,其他23个已经与我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或地区中,以下两大类或将被央行优先考虑:一是与我国贸易往来密切的,包括欧盟、澳大利亚、阿根廷和巴西等;二是与习近平主席2013年10月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紧密关联的,包括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

再结合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态势,未来人民币国际化或将出台一系列大动作。其中,三个重要的表征如下。

其一,“人民币国际化”纳入官方公开文件。当前,学界、业界和政界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探讨层出不穷,然而实施人民币国际化的我国货币当局中国人民银行以及相关政府机构对外的官方表述中,却鲜见“人民币国际化”这一字眼,更多的是使用“人民币的跨境使用”,这或许与我国历来的“韬光养晦”和“谨小慎微”相契合。但2014年4月10日,中国证监会批准“开展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的公告,罕见地使用了“人民币国际化”一词,这是2009年以来我国政府文件中首次正式对外直接使用“人民币国际化”字眼。虽然证监会并非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决策机构,但这仍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我国力推人民币国际化的决心。

其二,人民币的国际货币职能日益提升。在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 2014年5月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排名第七,自2013年末起已连续第五个月位列前十。人民币在传统贸易金融(信用证及托收款项)的份额由2012年1月的1.89%增至2013年10月的8.66%,人民币也首次超越欧元成为贸易金融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常用货币。SWIFT报告同时指出,过去3年就全球支付货币而言,人民币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越了包括港币和新加坡元在内的22种主要货币,表明人民币已成为世界金融机构和企业日常业务的币种之一。

其三,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显著增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顺利实施人民币国际化的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亦明确提出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但自2005 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几乎一直处于升值态势,在国际清算银行(BIS)统计监测的61种货币中,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的每年升值幅度一直位居前列。不过进入201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整体呈贬值态势,双向波动弹性明显加大。截至2014年5月底,人民币汇率失守6.17关口,较2013年末贬值幅度超过1%;2014年1月至5月的99个交易日中,人民币在59个交易日贬值,40个交易日升值,最大单日升值幅度为0.17%(101 点),最大单日贬值幅度为0.18%(111点)。央行《2014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亦指出,未来人民币将与国际主要货币一样,有充分弹性的双向波动会成为常态。应该认清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人民币国际化虽已有了长足进展,然而,相比美元、欧元,人民币国际化尚处于较低水平,典型地表现为虽然2010年底中国经济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人民币却至今是全球前五大经济体的货币中唯一不被用来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货币。展望未来,与人民币国际化密切相关的利率、汇率、资本项目开放等各项金融改革尚未完成,人民币要成为真正的国际化货币,可谓任重而道远。

 

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此次在中韩本币互换协议下动用韩元,具体做法是央行将韩元资金借给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贸易融资贷款,企业用以支付从韩国的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口。因此,商业银行将在央行这一举措中承担重要角色。我国商业银行应抓住机遇,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第一,密切配合,扩大对涉韩企业贸易融资。根据政策安排,与央行展开通力合作;认真研判韩国经济形势,因地制宜,加大对中韩自贸区第十一轮谈判中已取得积极进展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环境等领域,以及中韩技术、产业互补性强等领域中的在韩企业的贸易融资。

第二,未雨绸缪,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针对央行下一步出台类似举措的国家或地区,特别是与我国贸易往来密切的以及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紧密关联的,提前布局,大力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对“走出去”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加大银行网点布局力度;充分利用自身布局和信息优势,协助“走出去”企业收集整理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市场状况等方面的准确信息。

第三,紧抓契机,加快人民币跨境业务布局。结合海外市场特点,加强产品设计与创新,开发适应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避险产品,帮助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着力拓宽人民币的投资渠道,创新与推广人民币远期、互换、期权等人民币衍生产品;以境外机构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托管业务的本地营销为突破点,积极推动人民币的相关代理业务等。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