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

【直击】2017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广州峰会

1195 views

20170620115539

地点:广州琶洲 -中国进出口交易会展馆B区13.2馆

时间:2017年6月24日(周六)14:00 – 17:30

 1

【论坛开幕】

1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赵岑主持峰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来到2017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广州峰会的现场!很荣幸主持此次论坛 ! 本次峰会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广东金融学会、广州市金融工作局主办,北京清控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金交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办,佛山农商银行、工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前隆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同盾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同时也感谢官方媒体:《清华金融评论》、特约媒体:未央网、《南方金融》、《金交会》以及战略合作媒体:凤凰财经、和讯网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三届,每届均有来自全球范围内的近百位国内外政界、业界、学界嘉宾发表演讲,已成为中国金融界最有影响力的论坛品牌。去年6月25日,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金交会上首次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广州峰会,取得了比较好的反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各界好评,今年是第二届,我们也希望广州峰会能够成为助力广东、广州的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盛会。

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到场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金融会计学会会长 马德伦先生

广州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陈志英 先生

广东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 肖学先生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广东金融学会会长王景武先生

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局长邱亿通先生

南京大学校长助理、教授范从来先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张承惠女士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卜永祥先生

广发银行副行长王兵先生

兰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吴险峰先生

西宁市副市长陈兆超先生

工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先生

同盾科技创始人、董事长蒋韬,先生

上海前隆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俞亮先生

招商局金融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胡斌先生

广州市城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旭初先生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书记 顾良飞老师

感谢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出席,也向各位参会的来宾和媒体朋友表示欢迎和感谢!

【主办方致辞】

2

广州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志英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首先代表广州市委、市政府欢迎大家来到广州参加这个论坛,广州是国际重要的商贸城市,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到广交会、金交会,广州与世界的联系绵延不绝。

我们始终提升品牌、技术和服务交易水平,努力迈向连接全球的国际枢纽。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金融的核心作用越来越突出,广州高度重视金融发展,广州按照“三中心一体系”的战略部署,全力打造全球金融资源配置中心,广州的金融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进一步深化,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能力持续增强。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广州实现金融业的增加值1800亿元,同比增加11.3%,占GDP的比重9.2%,上午省长到金交会提出要求,今年争取达到占比10%以上。

2017年广州市首次入选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体系,并且在进入榜单的88个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第37位。被誉为国际金融界的F20——国际金融论坛永久落户广州,全国最顶级的风险投资论坛——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从今年开始也将在广州、深圳轮流举办。《财富》全球论坛将于12月份在广州举办,目前中证报价的融资额是新三板融资额的三倍。金融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女士们,先生们,今年是“十三五”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广州将大力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推动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水平,通过加快建设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区,南沙现代金融服务区、广州国际金融城等金融功能区,做大做强中证报价系统南方总部,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营造市场化法制化的环境,推动金融创新、开放发展取得新成绩。

本次论坛结合目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和金融环境,提出新形势下金融改革与开放,紧扣时代主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内容,希望各位嘉宾畅所欲言,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针对性的建议,为广州打造全球金融资源配置中心提供有益的启迪和帮助。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在广州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4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广东金融学会会长王景武致辞

尊敬的马德伦行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大家齐聚在珠江之滨,共同出席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广州峰会,探讨新形势下金融改革和开放之策。在此,我代表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金融学会,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广东是全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试验田。国家对于广东金融改革开放先行先试赋予重托、寄予厚望。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广东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是广东继珠三角金改、南沙金改、自贸区金改之后获批的第四个国家级区域金融改革项目,广东由此成为全国区域金融改革项目最多、内容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当前,全省金融系统正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和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以“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统领金融工作全局,以改革带开放,以开放促发展,促动金融强省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再创新局。下一步,我们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引导金融资源向智能制造、数字创意、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聚焦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推动金融与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场景金融、智慧金融,助力广东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围绕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粤港澳金融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交流,以金融国际化促进经济的国际化。立足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深入推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运用“互联网+”补齐金融服务的短板,实现金融资源均衡布局。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设,加大对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等领域的金融支持,促进广东经济实现绿色转型。坚持底线思维,加强金融风险的研判与预警,加大打击金融领域违法行为的力度,营造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为广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女士们、先生们!广州峰会聚焦金融改革开放主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希望各位专家分享精彩观点,为广东金融改革开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多提宝贵的意见。

最后,祝愿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预祝本次峰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3

顾良飞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书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感谢大家对广州峰会的支持,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81年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优秀的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也是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和身体力行者。学院以“培养金融领袖,引领金融实践,贡献民族复兴,促进世界和谐”为使命,通过先进的管理模式,延揽国内外一流师资队伍,锐意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金融高等教育平台和金融学术、政策研究平台。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是学院沟通政界、业界的交流平台,旨在关注全球金融发展的新思想、新趋势、新实践、新动力,将分析形势、解读政策、建言实践与学术研究融为一体,以寻求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论坛包括年度论坛和区域论坛,截至目前,年度论坛已举办三届,本月初,2017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年度论坛刚刚落下帷幕,50余位全球政、商、学界专家发表演讲,2000多名嘉宾参会,近300位中外媒体人士参与报道,论坛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广州峰会作为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区域论坛之一,同时也是广州金交会的主论坛,去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取得了良好效果。

今天,2017广州峰会顺利召开,我们期望通过这个平台,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以及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创新,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目标,邀请各界权威人士齐聚广州,共同探讨如何应对金融体系改革与开放进程中面临的风险挑战,如何将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清华五道口全球论坛能够成功落户广州,离不开各主办单位、承办和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家媒体的积极参与,在此对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最后,预祝广州峰会圆满成功!谢谢!

1

马德伦 :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金融会计学会会长

尊敬的陈志英市长、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首先感谢主办单位的邀请,有机会来到广州出席论坛和大家做交流,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本次论坛题目是“新形势下的金融改革与开放”,并在改革的前沿城市广州举办,应该说有特殊的意义。广东的金融总量、总规模在全国都排在最前面的,我们也在思考未来广东的金融如何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提升质量的问题。所以这个论坛必将推动金融全面发展。

论坛的主题是讨论新形势下金融改革与开放。回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金融改革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在全面有序推进,成果丰硕,改革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就在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先导,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现在金融服务环境、服务方式、发展战略有更多新气象。我们也看到过去几年金融发展的道路和变化,以及现在的形势。

过去几年至今,我认为金融发展形势有几个特点:

一是金融市场化。以2015年取消存款利率浮动限制为标志,金融市场化还体现在金融对民营资本的开放,消费金融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这类机构的增加、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等基本的标志。同时直接融资比例不断增加,2016年社会融资总规模中,公司企业债券和非金融企业的股票融资占社会总规模的23.8%,比2012年提高7.9个百分点。在市场取得发展的同时,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混乱的行为。对此,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措施给予纠正和打击,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说明了市场从不是万能的,人也不都是自觉的。

二是人民币国际化。随着人民币走出去,特别是去年IMF接受人民币加入SDR,人民币成为可以自由使用的货币,这个意义十分巨大。意味着我们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使用人民币进行支出、捐赠,也可以在其他国家和组织使用人民币提供双边的贷款,而且各个国际机构、央行、货币当局、主权财富基金、对冲基金将逐渐购买一定比例的人民币资产。我国央行和其他央行及货币当局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使得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得到实质性提升。同时,这几年我们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也对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境外央行类机构等实施有序开放;股票市场实现深港通、沪港通。日前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宣布了合作管理债券通的管理办法;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更加多元化、去年年底银行间各类机构达14127家,较2015年增加4491家,境外机构投资者407家,增加了105家。这对于两地市场的融通,对于提升内地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对于内地债券市场的完善都十分有利。

三是金融科技的发展。一方面科技进步促进了金融基础设施从分散向集中发展,业务从手工向自动化转变,极大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而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讯迅速发展的网络支付改变了传统金融服务的模式,也带来了服务创新,为普惠金融提供了路径。国内银行将智慧银行网点升级作为转型重点,大力推进网点转型和业务流程再造,利用智能化技术改造旧有流程和服务模式,塑造新产品、新服务,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体验。一些机构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大数据+评分卡等,将互联网思维与大数据运用结合,开辟新模式。

在这样的一个发展新形势下,我们思考金融的改革和开放,应该考虑如何完善已经出台的一系列的开放和改革措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更好地使金融体系不仅做大,而且做强,更重要是有国际竞争力。

第一方面,内地市场化的改革虽然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央行今年两次上调了常备借贷便利和中期贷款便利,市场操作利率也上升,同业拆借利率上升较多,债券利率也在上升,但是存贷款利率受影响比较小。这说明存款类机构对央行的存贷款的基准利率的依赖比较大,而债券市场和信用市场利率差距过大,说明利率传导机制不畅。因此,利率市场化使得金融机构有了自主的定价,但是如何捕捉市场信息,敏感作出反映?如何增加风险的评估能力?对金融机构是一个考验。这里既有央行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和完善债券收益率曲线,促进利率向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传导,又有激励和约束利率定价行为,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使得一系列问题得以解决。

第二方面,随着人民币走出去,离岸人民币市场形成以后,人民币在岸市场怎样有效发挥作用?把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经济变化中的积极因素,把对人民币的信心成为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基本因素,从而使在岸人民币市场影响离岸市场,同时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这也是我们要思考、完善的。

第三方面,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从交易品种看,今年一季度政府债券累计成交占银行间市场现券交易的9.7%,金融债和公司信用债分别成交14.5万亿元和4.2万亿元,分别占69.9% 和20.5%。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国债二级市场的长期流动性不足,2016年国债换手率为1.56,不仅低于美国国债9.54的换手率水平,也低于债券市场整体2.17换手率和政策性金融债6.41的换手率。国债市场流动性不足与国债免税政策有一定关系。由于税收优惠,投资人倾向于持有到期,进一步影响了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基准性,导致不少投资者更多地将发行量大且不交税的国开债当作无风险收益率的替代性基准。同时,在非金融企业债务利率工具、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当中,交易主体都是企业,如何在债券的发行和信息披露方面实行规则统一,防止跨市场套信套利,实现信息共享,这也是债券市场审核中要解决的问题。此前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公布了债券通运行管理办法,对香港和内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推动内地债券市场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此外,境外机构投资者到2017年5月底,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托管总量为8066亿元,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的1.4%。为更好地吸引外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托管、对冲操作、合规规则、交易清算等相应的规定也应进一步修订并与国际接轨。

四是随着利率市场化和利率形成机制的政策推动了避险工具的发展。我们已经创设了利率互换和人民币外汇掉期等衍生品工具,如何进一步丰富衍生品市场、增加产品、增加市场的活跃度,不仅有利于市场的成熟,也有利于人们的风险管理意识。

五是2015年5月份开始,《存款保险制度》开始实施。金融机构客户的覆盖率99.6%,同时,基于风险的差别费率体现投保机构的约束和正向激励的作用。但是,如何使得保险存款从制度变为机制,如何从存保基金的管理者变为监管者等,还有待于深化这一机制的作用。

六是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制衡机制真正发挥作用;二是差异化的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战略;三是包括绩效考核,公司化架构在内的内部运行机制的改进;四是如何围绕产业链,形成一个多维度的大数据系统,帮助企业从生产、计划、采购、销售等这一整体产业链完成电子化和信息化,进而在多流程的节点上,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服务。

最后我想说的是,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化,我们更应该牢记,金融的本质是信用,更应该守信用。同时,我们应该时刻谨慎,防范风险。市场化的环境更应该守规则,国际化的趋势更要规范。

我们还要牢记金融不是目的,金融是金融服务业,金融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服务业。这就是我跟大家交流的一点想法。

2

南京大学校长助理、教授范从来发表主旨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非常感谢主办方邀请我,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在这样非常宏大的论坛谈自己的想法。

广州是金融的一线城市,我来自南京,南京是属于金融的三线城市,所以到一线城市谈金融方面的想法比较忐忑。但是我想从一个角度谈金融的发展,讲一点自己的想法:

刚才张所也谈发展创新的问题了,当前金融有很多的痛点,我们高校也在思考,比如我们中国经济的增长,按照季度增长率来讲,从2010年来一直处于下降过程,可以说这个下降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最长周期的下调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都希望我们的金融能有所提高。

货币政策给我们的感觉是,我们小微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困难,目前金融发展最大的痛点就是此。2016年所有上市公司年报显示,中国最赚钱的前十家公司是银行,第一是工行,第十名是民生银行。中国经济本身的萎缩,金融好像是一个罪人,这是不是金融在革命之前的黑暗?我们都知道,中国需要从要素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这方面有很多论述,那么我们需要思考,创新驱动型怎样才能实现。有一位经济学家有一个判断,他说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时候,那些因素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发生之前就有了,这个革命为什么发生?因为当时英国有世界最强大的金融体系。我们一般认为蒸汽机带来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爆发的时候,蒸汽机的技术早已形成。要等金融力量形成以后,才会发生工业革命。因此,新形势下金融的改革、开放,我想是不是革命之前的黑暗?

还有一个例子,2016年中国投资市场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从投资的走向来讲,我们民间投资在很长时间里面是领先的,2016年以后民间投资出现一个断崖式下降,2016年1-6月份民间投资持续下降,但是8月份慢慢开始稳住,我们可以说民间投资在2016年里面是未知的,前面是退缩,后面是回升。张所也谈到银行为什么有问题?她认为银行没有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我觉得民间的投资应该是自主经营,我的问题是什么?如果民间投资可以信任?我们想想,上半年的萎缩和下半年的回升,我们与民间投资的走向哪一块是吻合的?按照融资规模来讲,上半年民间投资萎缩,我们的人民币信贷没有萎缩,到了下半年民间投资开始回升,人民币贷款没有回升,我们的债券市场上半年持续扩张,下半年在萎缩,为什么金融没有敏感度?契合度?如果把贷款、信托、债券融资,理解为债务型金融,那么这与民间融资走向是不吻合的,而股权融资和民间融资走向是高度吻合的。

经济持续下行,风险放大的情况下,为什么出现了股权融资提高、债券缩紧的情况?为什么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债券萎缩、投资上升?如果直接融资方式是借贷方式,从资金贷款人来看,有三个要考虑的方面:一是要不要借钱;二是如果要借钱,借多久,经济下行下,借款人希望尽快收回贷款;三是如果要借,我们是冒风险的,那么利率要往上抬。我们实体经济已经很糟糕,如果不借贷款,是等死;如果贷款,那么找死。如果不是借贷,而是股权,这是投资,重在投。这种投资关系,正是我们投资所需要的。由此可以看出,短期看,为什么融资难融资贵,这是经济形势所决定的。经济形势恶化后,为什么金融脱实向虚。这也是风险驱动的,风险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我今天想,从短期来讲,中国经济目前为什么融资难、融资贵?是经济大背景决定的,里面也有风险,所以我想由此要思考,我们的金融改革要往哪里去?也就是说,金融怎么改革?要考虑中国经济运行当中的风险发生了什么变化?信贷关系是否正常?假设前提是什么?双方面临的风险是什么?经济长期下行,我的风险是不断上升的,在这种情况下借贷关系所维系的交易无法实现。

大家知道,只要是借贷交易风险是还本付息,但是经济在下行,我的风险是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所以借贷关系无效。以还本付息为交易的金融交易,在风险上升的征信里面无效,加息是应该的。

我进一步想,能否有这样的思路,我们面对一个现实,有学者把美国从1945年-2015年金融业的市场化出来,就是上面的,是全行业机构的风格,最下面的线是投资性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1945年占5.8%,美国2015年存款的机构从老大变成小三,原来的小三上升为老大。为什么美国有这样的转换?能否这样说,美国以后的经济发展有多种情况下高增长,我们的问题是什么?我们过去的经济活动,以模仿为主,以后的经济活动要以创新为主,这一点,大家认同。但是问题是,我们的企业家过去只要能模仿一定要模仿,而为什么过去只要能模仿我们就模仿,因为模仿风险低,而我真正搞创新面临高风险,类似于当前的中国经济持续下行,风险向上一样。只要搞创新就想到硅谷,但是大家知道硅谷的代名词是“创新创业的死亡之谷”,创新的成功率就是5%,你真正搞创新的,伟大的科学发现能否制作孵化?能否在走向产业化?它可能是歪理。我们以模仿为主的时候风险是可以控制的。正态分布,单一的贷款不能超过多少,把一千多亿的资金尽量分散给1亿个企业,这1亿个企业就是正态分布,我加起来总是发财。有一本书叫《从0到1》,我们过去的金融以产品为中心,在创新项目里面没有优势。大家可以想,马云开始搞网购的时候,创业之初,网店有3000家,现在开网店成功的只有30家,剩下的全部死了,你要是这30个里面的,你才能成功,这就是新形势下金融所面对的新风险。

金融的发展从债务金融转向资本金融,当然我们自己搞投资,我们既可以自己投,但是更多是让投资人走向专业化,比如天使基金、VC、PE,大家知道无论是VC还是PE,它的资金来源不像办银行,只要开一个牌照,老百姓相信他、相信政府,他一定会把资金交给你,储蓄没有问题,基金不一样,只能私募,私募是找那些有钱人动员他把2千万、2亿交给我管理,钱不是给我。也就是说机构投资人是市场选择。

我们当然考虑到让市场发挥作用,我们是否给一个企业贷款?我们了解一些企业的情形,咱们这个项目的审计,这个项目的信息分两类,这个项目贮存的信息可以变化,如果这个项目本身不是成熟的,可以从能力反映出来,而创新创业项目,只能通过私募,表明的是从布局的产品转变为项目、信任。所以我们发现从创新创意的企业来讲,前端、终端在科学发现、技术孵化、产业化过程中,是VC、PE,看不到商业银行的身影。所以我们发现从我们股权机构的分布来讲,是因为国家要发展,我们也研究每个区域的股权投资额与去年的发展有关系,我们研究了债务金融和资本金融与某一个区域全要素生产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债务金融的比例与全要素的生产力有相关,我们必须创新。能否创新,关键是看金融变革,中国目前的整个金融体系是错配,我们以银行为主导,我们以债务金融为主导,我们的金融发展可能存在问题。金融的服务要沿着企业的增长向前端不断拓展,我们不仅为成熟企业服务,是做大,但是做大也可能是产能过剩,大量的创新创业企业在前端,我们的金融企业怎样向前端迈进?怎么样从要素金融向资本金融转变?我们不能靠市场转变,银行的信贷也是VC\PE的强大主体。日本的风险投资75%是来自银行的风险投资机构,所以我希望加快混合经营的改革步伐,帮助金融服务向产业前端迈进。

主题论坛

5

《清华金融评论》副主编、北京清控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主持主题论坛

主题论坛一:挑战与机遇——金融改革开放新动向

下面我们进入主题论坛一,主题是:“挑战与机遇——金融改革开放新动向”。
回顾历史,伴随经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任何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无论是金融改革,还是金融开放,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历史事实表明,我国既充分地把握了金融改革开放的机遇,也成功地应对了金融改革开放的挑战。
当历史的车轮转动到2017年的今天,我国金融改革与开放面临了新的形势,出现了新的动向,同样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放眼世界,全球经济还没有彻底摆脱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英国正式启动脱欧程序,特朗普新政逐步实施,国际市场出现了逆全球化趋势,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并明确年内启动“缩表”计划,多国央行正在逐步退出宽松的非常规货币政策。
纵观国内,近年来,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增长率持续走低,诸如股市、债市和汇市等主要金融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房地产泡沫严重。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当下的重中之重。为此,在经济方面,对内推进“三去一补一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外推进“一带一路”大战略,在金融方面,正在酝酿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逐步推进金融全面依法从严监管。
未来,我国金融改革与开放会出现什么样的动向?对于政策制定者,经营决策者,或者广大投资者,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新的机遇?又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对于上述形势和问题,本场主题论坛的四位嘉宾将给我们做精彩的分析与解读。

2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发表主题演讲

感谢主办方给予这样的机会。今天,简单讲讲我的看法,以及对未来增长新动能的观点。

首先,对于当前全球经济的看法,我觉得今天的会议标题非常好:金融新形势、增长新动能。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我看了一本书《万历十五年》,书中说了看现实要用大历史观。今天,对于全球经济来讲,可能处在全球历史拐点上,我们都知道表面上看我们很容易知道全球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例如美国迎来第一个历史上民粹主义,包括欧洲一体化也是迎来倒退的元年,过去的70年欧洲一直往前走,而2016年就开始往后走。

对于中国来讲,也是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节点。对于全球来讲,我们很明确地感受这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包括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市场的波动、我们都感到宏观世界是一个变化非常多、格局非常混乱的世界。在这样的不确定性丛生的时代,我们真正能确定的是中国的“大乱之后必有大治”,目前的混乱格局预示着世界经济、政治必然都有所调整。2014年确实是新趋势的开始,今年是金融危机爆发的第10年,但是过去8年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美股几乎都在上涨,背后有一个全球经济的趋势,即多元化的退潮。过去8年时间美国经济引领全球经济的复苏,新兴市场发展最好的年份是2009年,新兴市场对于发达国家的占比减少,而美国在复苏。目前,这个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今年全球多元化正在从8年退潮的状况转化为涨潮,新兴市场正在成为世界增长的引擎。

美国的增长的优势逐渐消失了,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整个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给金融市场带来新的变化,新兴市场的领头羊——中国经济,包括大中华经济的表现,资本市场的表现正在成为市场的亮点。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大家把握第一轮的新格局、增长的新动能。

2

招商局金融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胡斌发表主题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可以和大家交流。刚才,程实博士提到要把很多事情放到历史里面看。这让我想起最近的两个经济数据,如果也从历史角度看这些数据会有一些启发。第一个数据是,美国2017年5月份的失业率。可能在座的各位知道,美国上周公布的失业率为4.3%,这是什么水平?如果我们在从历史的角度看,这大概就是过往16年以来,美国失业率的最低水平。第二个数据是,5月份M2的数据。在5月份,M2大概同比增长了9.6%,有数据显示这是30年以来的历史低位。将这两个数据放在一起就描述了今天新时代的背景,即美国经济正在稳健复苏。所以,尽管市场中存在一些争议,但美联储在6月14日仍然坚持加息。

我们去杠杆正在进行时,但去杠杆和美国可能面临不同的环境。因为美国处于稳定的状态,而我们面对的风险确实存在。今天的大背景就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我们可能会面临着很高的风险。

刚才,程实博士对经济做了判断,那我们解决风险的理念、方法以及机制是否会有变化?我们可以反思一下。亚洲金融危机大概爆发于1997年7月2日,所以今年是亚洲金融危机的20周年。现在,20周年过去了,我们再谈到经济研判时,债务、杠杆、资产泡沫、外汇储备仍然是高频词汇。这说明,20年过去了,金融危机的风险还是存在。对于如何解决整个宏观经济的风险和处置风险资产问题,我们跟20年之前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时相比,我们是否是用市场化、可持续的方式解决风险?这是我今天提出的问题。

我们的钢厂总有2亿-3亿吨处于过剩,同时国内消费还在下降。对此,我们现在有很多措施解决,比如重组、并购,但这是在转移、内化风险,而没有把风险推向市场。在市场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这是否有利于我们解决系统性风险?应该看到,从结构的角度来讲,我们解决风险的一些空间可能也受到影响而被压缩了。例如,相比20年前成立4大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很多人进入这个行业,觉得这个行业是一片蓝海。20年前,很多银行的不良贷款以土地为核心,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把这份收回来。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这些资产的风险被消化了。但是,在未来城镇化发展之中,资产发展到这个程度中是否有确定性的资产价格上涨的预期?通过经济增长带动资产价格上涨能否解决资产风险?过去有很多地方不良资产,普遍反映纯粹地进行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的活是脏活、累活,也就是从宏观角度来说,处理风险的能力受到限制。

过去,大家觉得在整个部门的分布面,家庭和政府部门的杠杆率偏低,用低杠杆的风险增强高杠杆的风险,高风险的平台可以通过地方政府置换,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中央政府信用征信,我想这个空间可能也被压缩。在这个前提下,中国处理风险和风险资产的途径在哪里?尤其是现在,如果我们把这些风险不停地转移、腾挪、内换,会使风险推高金融融资需求,并且推高融资成本。所以,刚才程实博士说的经济光明的一面,或者说清晰的一面,我认为可能暂时没有根本变化。

谢谢大家!

2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卜永祥发表主题演讲

回顾在金融危机过程中,美联储采取了应对危机的政策,核心的做法是把中央银行的利率、联邦基金的利率从危机之前的5%比较高水平调整为接近0%,与此同时,美联储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金融机构,让其赚钱的同时,最核心的政策是推出四轮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购买债券,市场存量会减少,价格就会提高,提高以后收益率下降,就可以降低在长期利率里面的组成部分的期限溢价,降低了长期利率,那么投资、消费等实际需求就起来了。美国的四轮宽松量化货币政策,大致使得美国长期利率下降100个基点,就是1个百分点。

这是美联储应对危机的政策,取得了成功的标准是促使了充分就业、物价稳定,2015年美国4.4%的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个人消费支出的物价指出剔除食品、燃料,央行制定的货币政策调控指标2%之外,物价水平朝着2%发展。美国的就业充分、物价也稳定,所以,美国开始实施政策的常态化,有两个含义:

一是使得利率从接近0回到常态,截至2017年6月份美联储连续加息至目前的1%-1.25%。美联储认为,长期均衡的联邦利率为3%,目前1.25%比较而言,还有1.75%的空间,若每次加息0.25%,那么未来还有几次的加息机会。美联储认为未来在2019年年底可以达到长期的中性稳定利率。

二是,常态化就是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在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推出之前,美国中央银行的资产1万亿美元,现在是原来的4倍多,4.5万亿,美联储认为偏多需要调整,把资产负债表进行划分,央行负债表包括流通货币、商业性金融机构债券、央行持有的政府国债等。目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中,流通的美元现金为1.5万亿,由于各国对美元现金的需求,过去10年年均增长6.9%,持有现金的数额没有办法缩,是刚性需求。那么在第二块美联储持有的商业银行债券危机之前只有150亿美元,而危机以后增加2.2万亿的储备。流通中的货币增加了7千亿美元,其他的负债增加5千亿美元。所以美联储要缩资产负债表,原则有以下六条:

一、资产负债要常态化,前提条件是美国联邦利率水平常态化之后,利率常态化在先。

二、缩小是被动的。

三、渐进式和可预测的。

四、美联储强调要继续使用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调整的主要工具。

五、缩表一旦开始,不轻易回头,除非发生实质性的下行。

六、央行缩表是货币紧缩的信号。

央行希望将联邦基金利率作为主要工具,一方面在紧缩货币政策,一旦对经济有不好影响,或者负面影响比较大的时候,通过调低联邦基金利率来达到这种平衡的机制。

最后,美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缩到多大最优?美联储有几个方案。

最后强调,我们可以看到美联储缩表和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调整进行结合,流动性可以回去,中央银行调控金融市场的手段和方法可能回不去。可能在危机以前,美国货币政策的主要是借助利率走廊的向下线路的波动。美联储还会继续坚持这样的政策,依托利率下限实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张承惠发表主题演讲

我想说关于金融服务的痛点问题,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中国的金融行业和金融市场发展得非常快,我们前几家大银行的总资产相当于小国的GDP,所以我们银行行长到这些国家可以非常从容要求会见他的政府官员、首脑。

中国金融市场规模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但是始终有两个金融服务痛点问题没有解决。第一个痛点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互联网金融使这个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但这些新兴的手段主要解决消费金融问题,很少为生产性金融作出更多贡献。我听到一个数字,说我们银行的平均贷款期限是2年,但是我们到地方调研,几乎所有的企业跟我们说的贷款期限都是1年。很多大的企业、大的融资项目能够获得更长的贷款期限,所以“平均两年”是被平均了。所以,中小微企业在扩大再生产方面,仍然存在融资需求问题。

第二个痛点在创新、创业型企业方面也是长期存在的,由于创新创业型的企业和传统的银行信贷文化不一样,没有资产、没有抵押品、没有信用或者信用很低,所以很难符合银行信贷需求,同时资金需求又不是一年两年。例如研发一个新药,周期通常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果只提供一年期的流动资金贷款,显然不能满足其需求。

我刚刚从另外一个会场出来,出来的路上碰到一位科技局的局长,他说科技金融发展还有很多障碍,创新创业发展面临很多问题。广东社会融资规模超过1万亿,贷款超过11万亿,直接融资增速超过全国,甚至美国。我说广东如果都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那什么地方还能满足?他说,但是还是感觉这方面的创业融资供给不足。

最近又增加了“走出去”的新痛点,我在北京中国发展论坛上,和一家大银行的行长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有人在莫斯科投资了两个金融项目,但所有的融资都来自于国外的银行,无法从国内银行获得借款,为什么不能得到国内借款?当时的行长就说在那里没有分支机构。可见,我们大量的机构走出去,但是金融服务却没有走出去。

为什么金融会脱实向虚?原因有很多,根本的就是金融机构还没有成为完全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机构。我有一个朋友曾经在中央银行,他后来到一家地方银行当行长,在一家地方银行,他说他去之前想地方政府应该不会干预,但是去了以后发现干预得非常严重。可见,金融机构无法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有两大原因:首先政府的大力干预,其次监管部门的严重管制。

回到今天的主题,改革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我觉得机遇是存在的,而且机遇非常多,因为有巨大的金融服务的需求。我觉得作为一个金融业、金融市场来说最担心没有需求,如果没有人贷款,银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但是中国“一带一路”、经济转型、快速发展,有大量的金融服务需求。挑战:第一,中国的政府,包括监管部门怎么样自我革命,改变传统的监管理念、思维方式和架构,和监管工具、手段。第二,怎么样把金融机构建设成能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机构。第三,新格局下,金融科技最终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传统金融决策的方式、金融风险的管控方式,这种情况下,金融监管将如何适应。

1

左起:《清华金融评论》副主编、北京清控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招商局金融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胡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卜永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张承惠

【对话交流环节】

张 伟:我们存在很多机遇和挑战,我们进入对话交流环节,我们上面的四位嘉宾有两位来自北京,来自首都政策中心,也都是所长,有两位来自香港,来自开放的最前沿,都是首席经济学家,是一场南北对话。胡斌首席,刚才程实博士也谈到对未来宏观经济看法,现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还是非常多,同时也看到经济体转好,你对全球经济的走势如何判断?对香港未来又如何判断?

胡斌:说起2017年的全球经济,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2016年底时,我们在前瞻环节时,大家基本上判断觉得2017年是一个不确定性十分大的,但是预期中2017年黑天鹅事件会很多,但是我们突然发现其实发生的事情对市场的冲击并不如预想的那么大。欧洲、美国,包括亚洲一些大的政治事件,可能都已经过去了。目前对金融的市场影响都在控制范围内,芝加哥有一个波动指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个指数目前都在低位运行,可能上次达到这个位置是2007年,所以市场对2017年总体定价、判断也好,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当然,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全球经济增长在今天的基础,这个基础实际上隐含了一定的判断,对美国的特朗普政府的判断。2016年的时候,大家认为这个政府可能在很多方面有不确定性,到目前为止对他将来的政策措施落地状态还是将信将疑的状态。特朗普政府一些经济举措如果能够取得实质进展,比如一些基建如何能够取得突破,实际上是向上的力量,我觉得全球经济增长得有一定的基础。

张 伟: 一个问题是问卜永祥所长,您为我们清楚地解答了美国现在货币政策的调整,货币政策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重点,我也看到一些国家货币,比如它的利率处在非常低的水平,主要的一些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了一些分化,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尤其是央行现在的货币政策,到底怎么看?

卜永祥:我想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的常态化利率回归,我觉得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所以每个国家的货币政策都是基于本国国情作出合理选择。所以我想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不会决定于美国怎么做,我们肯定是独立做,我们的目标是稳定货币的值。我们的中央银行是相对非常审慎,又是非常地严格按照央行的要求落实,我的理解就是这样。

张 伟:下一个问题,问程实博士,目前我国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战略,将重塑人民币参与国际合作,香港的离岸立场应该如何抓住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

程 实:第一,人民币汇率已经走出寒冬,端午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大家在互联网交易上都可以看到,人民币目前的贬值预期还没有完全消散,但是人民币汇率的阶段性稳定已经基本形成这样一个格局。

第二,要感谢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人民币的管理自今年年初取得非常大的成效,说明人民币的贬值得到很好的控制。我作为跨外投行的经济学家,可以看到人民币的预期正在发生改变。

第三,美元指数走弱,这实际上给人民币变被动为主动的时机。结论,人民币汇率最困难的时机已经过去。

第二个结论,在人民币加速国际化的推进中,主持人提到今年是“一带一路”从顶层设计全面转变的一年,整个美国政策是倾向于美国的,美国正在重新考虑,中国正在迎来加速推进的很好时机。今年对“一带一路”来讲是加速转变的一年。

我们人民币也会从贸易驱动转向投资驱动,香港拥有全球最好的金融市场、最成熟的投资者,拥有全球最充沛的金融资源,拥有金融投资的环境,所以这样的环境里面,整个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包括人民币境外结算,人民币境外投资管理,香港可以凭借机构优势、人才优势、区位优势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发挥更重要优势。

张 伟:香港在未来的“一带一路”乃至其他开放政策中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下面有一个问题长张承惠所长,金融改革和对外交往之间其实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刚才在您演讲中也提到,对外开放其实也离不开内部的自我完善、自我管理,包括你提到比如金融监管的改革,在目前这种新常态下,我们如何抓住对外开放的机遇,同时又如何有效地避免各项冲击和挑战,我们正在酝酿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该怎么走?

张承惠:怎么样应对开放?我觉得最关键还是要强身健体,关键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我觉得改革和开放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既要用改革推动开放,我一直坚持对外和对内开放,对内开放最近由于市场的风险最近可以紧一点。对外,不仅是民间资本的开放,更多恐怕是对现有金融机构、现有金融市场发挥更好的作用?让金融机构更加负责任地成为独立、完整、有责任感的机构,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张 伟:从刚才的一轮对话,我们感觉到未来还是很美好的,大家的观点还是很乐观的。针对我们这个主题,机遇与挑战,请四位专家给出简单的答案,然后得出一个投票答案。

程 实:毫无疑问机遇大于挑战,我相信全球经济复苏方向非常确定,改革开放的步伐也是非常稳健,我们面临的所有风险都可以得到把控,我们也相信中国通过互联互通的政策,能够为我们得到创造共赢的机会。谢谢大家!

胡  斌:我赞成程实博士的判断,我觉得任何有破有立,我觉得还是有机遇的,我不做其他的论述,因为我在招商局,往往是挑战的时候诞生机遇。洋务运动启发了民众,接着形成文化、政治体制的启蒙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招商银行是1987年成立了,1988年成创立平安保险,这都是在十分困难的年代,我们也找到了新的攻坚,所以我觉得机遇大于挑战。

卜永祥:我想因为我们社会是由政府、企业、个人组成的,所以还不太合适一概而论,在政府里面,对于中央政府来说,我个人认为挑战大于机遇。对于地方政府,对于金融机构、广大的居民来讲,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幸福的时代,当然是机遇大于挑战。

张承惠:我觉得机遇和挑战并存,如果有一个很好的政策框架,又得到非常有效的实行,我觉得能够很顺利的战胜挑战,赢得机遇。

张 伟:总体来说四位嘉宾加在一起的结论即机遇大于挑战,未来充满希望。我们的主题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四位嘉宾!

【主题论坛二:科技与创新——金融科技创新促发展】

2

下面我们进入主题论坛二,主题是:“科技与创新——金融科技创新促发展”。
众所周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与金融的创新结合,或者为金融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极大地推动了金融的发展、创新甚至是变革。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飞速发展,万物互联逐渐变成现实,人、企业及其他主体的各种数据的获取、整理、储存、传播、挖掘等都变得更加快捷、高效和低成本。云计算、机器学习、区块链等技术的日益发展,有效利用大数据将变成可能,人工智能将变成可能,价值在互联网上直接传播变成可能。
我们发现,上述某项或多项技术已经在开户、征信、风控、交易、投资、支付等多种金融活动中广泛应用,并逐渐产生了大数据征信、智能信贷、智能投研、智能投顾、智能投资、数字货币等金融科技模式。那么,金融机构如何合理应用上述技术实现业务转型?技术公司如何开发符合金融逻辑和需求的金融科技模式?
对于上述形势和问题,本场主题论坛的四位嘉宾将给我们做精彩的分析与解读。

2

同盾科技创始人、董事长蒋韬发表主题演讲

我是蒋韬,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创新促进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

同盾科技在2016年、2017年的信用业务出现了井喷发展趋势。银行的零售业务这两年也是大幅增长,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整个的零售业务在整个行业里面占比逐步提升。2014年我国信用卡发卡量4.5亿张,但是互联网欺诈损失占比上升4个百分点。目前,在中国互联网从事欺诈的团伙50万人。在我们监测的欺诈团伙里面,发现绝大部分的团伙为3-5个人,出现聚集性的效应。

此外,银监会公布2015年第4季度不良贷款余额连续21个季度上升,其原因有:

一是欺诈的风险,盗用别人的身份信息申请贷款。

二是申请人在网上申请贷款时因为没有身份证的验证所以往往会提供一些虚假的资料,而怎么识别虚假资料,也是很多金融机构要应对的挑战。

三是金融机构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存在勾结行为,即存在着道德风险。

四是信用风险,其实现在最大的难度是征信维度不是特别足,存在非常多跨平台负债的问题。很多金融机构特别是传统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识别申请人的资料时,并不知道他在别的机构、平台贷款的情况,银行无法获取这些信息,进而无法评估这些人的风险。

分享几个案例,欺诈和信用风险的案例:

在欺诈领域,以色列的一家公司在做的事情就是识别个人的生物行为信息,主要是申请贷款的人在这个网页上敲击键盘的频率、时间的间隔、使用鼠标的习惯,包括使用的一些偏好、和设备互动的方式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识别是不是同一个人,输入的身份证信息是否是本人输入等。

说到信用风险识别创新,美国有一家公司在评估个人信用风险的维度和传统的评分维度差别比较大,大家都知道消费者信用评估即还款能力的评估,主要是根据查询报告的数量、个人在银行帐户的数量、违约的次数等。这家美国评估公司主要是用缴税的记录、搬家的频率等。

同盾也是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识别欺诈风险,包括我们关联手机设备等。我们统计出如果一个设备关联出来的手机号,也就是说一台手机有两个手机号申请贷款,包括你在手机里面是否装一些虚拟的软件等,都是我们所要发现欺诈的线索。还有,就是你提交的地址是否在欺诈团伙地址范围之内。我们有一个统计,假如你的方圆五公里之内,如果欺诈个数超过1000个,你自己是欺诈人员的概率可能也会大幅提升。

除了通过技术的手段,也可以通过数据的手段。我们经过互联网监控,包括一些合作客户给的反馈,收集到非常多的信息,最终对这个人做风控的识别。

通过收集这些信息,包括负债信息、地址稳定性、行为偏好、还款能力等,最终会生成信用分。以跟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用自己的信息和金融机构的信息生成一个模型,给个人客户打分。

最后,我们通过智能化数据分析提升贷款的管理能力,还通过语音识别的技术规避客户敏感信息的泄露。这是我们跟商业银行做深入合作,帮他们识别欺诈风险的案例。

2

广州市城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旭初发表主题演讲

首先,非常荣幸能有机会来参加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跟大家分享一些观点。我事先准备了一个题目,但刚才在听各位嘉宾演讲时,也临时有一些感触。所以,我就借题发挥,讲讲自己的想法。今天的主题是科技与创新,让大家分享在科技金融的领域的一些感想。而与其他嘉宾从科技的角度说这个问题不同,我更多地想从创新的角度谈金融领域的想法。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以及我所从事的企业。我是广州市城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成立的目的是广州市政府希望通过设立一个国有的基金管理公司,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于广州市的一些领域,主要有两大块。一块是城市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另一块是如何利用社会资本去促进、去支持广州市的产业转型升级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在广州的发展。

实际上,在操作和思考过程中,我们确实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认为国内的金融市场同时出现融资比较困难,特别是股权类融资比较困难。找到一种好项目,以合适的可预期的回报率去投资也很困难。股权投资应该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之下获取超额收益。首先要控制风险、识别风险,要通过一些手段去控制风险。在基础设施领域,在VC、PE领域控制风险其实还有困难。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命题,希望跟在座的各位同仁一起在这个领域、这个方向再往前走走。

在基础设施这一块,我认为着重点还是融资模式。我呼吁咱们在这个基础设施或者不动产的资产能源化方面再往前走走。如果可以满足基础设施的前期,让普通老百姓以及机构投资人进行投资、交易,我觉得这样的创新会使得整个基础设施领域有更良性的发展。

在产业转型升级这一块,实际上真正意义上讲的、出色的VC及PE机构,全世界都不多。不管是VC机构、还是PE机构要赚钱,正常来说是5年至8年、甚至更长。所以,真正意义上优秀的、已经能够发展的VC及PE非常少。实质上,这么多年下来,机构投资人占了整个融资规模差不多20%,包含政府引导的资金。实际上,每一支基金融资都非常困难。

我同意各位嘉宾,实际上来讲,真正的投资要市场化,而市场化的机制会对于高新企业来说更有优势。但作为国有企业,我们应当做好的就是市场化的母基金,去投资我们认为优秀的机构。这样,就可以形成更良性的循环。毕竟我们信用高,融资相对容易一些。

2

广发银行副行长王兵发表主题演讲

因为咱们这次的论坛,其实叫科技与创新,对于银行来讲,目前最热的就是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是中国翻译,对于中国来讲互联网企业比如阿里、腾讯做金融,他们就是金融科技,很多人认为银行没有机会了,但是我们认为金融科技其实对银行来讲,从前面论坛一的时候,机遇是大于挑战。

银行如果顺势而为向金融科技转变,首先银行跟互联网企业比有优势,即便说到信用的优势、风控的优势,即便从IP的也有客户的优势,而且精准胜过互联网。银行的数据是含金量比较高,并且从金融的不同维度,银行的优势还是可以的。

IT系统,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IT系统有很完善的纪律,特别是基础设施方面,银行跟互联网比,基础架构的稳定性、完整性上,从金融的全覆盖来讲系统的建设,应该都是很有优势的。

想走金融科技这条路,对银行的科技进行改革,我们觉得有几个角度:

1.客户入手,银行和互联网,大家都用微信,微信非常好用,我们做的手机银行还是比不了互联网,我们就要向微信学习,更加关注客户体验,从客户的角度。

2.从银行的数据入手,但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银行的内部数据没有得到完整的整合,同盾来讲可以从客户操作键盘的习惯判断客户是否是好人。客户在使用我的网银时,你点击过什么页面的习惯,我觉得都值得分析,但是不是看你是否是好人,但是起码知道你的倾向性。

3.跨界。现在几乎所有的创新都是跨界,自己的创新比较难,通过跨界、合作,往往就有新的沉淀、新的合作机会,所以要从跨界入手。

4.合规。银行是引领监管的,我们做创新时,现在也有互联网的管理,银监会也有相关的管理,从这个角度也是可以入手。当然,张所长讲在金融普及的状态下监管政策是否应该有所变化?监管政策对银行和互联网企业的监管能否一样?这个方面也希望监管部门有所考虑。

5.人才。银行要做金融科技的转变,也需要自己培养人才,还需要从互联网企业借鉴人才,实现我们的转型。

要做金融科技的转型,我今天上午也是在这里参加论坛,也讲过银行要打造平台:云平台,要做互联网金融的转换,还是要从云的角度入手打造强有力的大数据平台;开始尝试使用人工智能的技术;三个抓手:移动互联网,要打造成一个用户的平台、产品的平台;通过这个能力开放,构造一个生态;为了支持前面的工作,银行的研发模式要从传统的模式开发向民间开发的模式转变。

2

前隆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CEO俞亮发表主题演讲

首先感谢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作为科技金融公司的创业代表一起交流,创新是被迫的,我先讲自己的历程,2003年在上海建立第一个信用卡中心,负责为招行建立数据部门,同时负责信用卡创新工作,那个时候开始在体制内创新10年,一直到2012年带领我的团队在体制外在进行创新,创新是被迫的。

在座各位今天来到会场,无论是通过飞机、打的还是高铁的,我们出行的时候做决策,以及做决策购买时,我们最常用的媒体工具是什么?是手机,现在很少有人到高铁站排队买票,也不会打电话订购机票,包括长途汽车票,手机已经是替代了很多人的做决策的方向,包括做决策交易。我们已经不习惯做一些传统的、比较消耗时间的事,尤其是年轻客户,已经不需要排队,面对面交易、面对面和银行从事金融服务,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实体服务到虚拟金融服务的转变。

我们被迫进行科技创新的另外一个重点,是成本方面的考虑,大量的人工信审,当机器、大数据、决策引擎能够替代人工进行规模化的审批时,我们的运行成本大幅下降,我们才有足够的利润和其他的同行竞争。成本控制是第二个核心重点,使我们更有竞争力。

科技是金融机构的助手,金融科技也好,科技金融也好,金融是放在前面,科技放在后面,科技能最有效最快地获取客户的信息,以及进行贷款后的风险防范。

总之,我们的金融科技服务有大量的探索,有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我们现在非常多的传统银行更深层次地拥抱金融科技,我们积极输送被我们甄别过的客户、信用得到保证的客户,我们也通过第三方担保公司控制资产的风险,未来科技公司会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也就是说为传统金融机构完成最终信贷产品对接工作,只有我们各司其职才能使得科技金融生态链得到完善、得到长足的进步。

2

左起:《清华金融评论》副主编、北京清控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同盾科技创始人、董事长蒋韬,广州市城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旭初,广发银行副行长王兵,上海前隆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CEO俞亮

【对话交流环节】

张伟:我们的主题演讲已经结束了,四位嘉宾各有特点,两位来自长三角的民营技术公司,两位来自广州的国有金融机构,这次的主题论坛其实是技术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对话。王兵行长,你提到利用人工智能在银行业务进行运用,你也是长期在银行的科技上工作,从实践者的角度讲,你觉得金融科技会成为银行转型的起点吗?广发银行在引用AI到底有什么样的动作?

王  兵:谢谢主持人,第一个问题,金融科技,从我刚才的演讲,我认为能够成为银行科技转型的起点,因为传统的银行科技模式,第一个讲究高可用性,所以在基础设施、产品的硬件投资上是很重的。在开发上,又用了比较传统的模式,从需求到供给再到真正一个产品落地时,这开发周期非常长,过去金融相对稳定,需求不是像现在那么多的情况。到今天,这条路继续越来越难,金融科技的产生解救了银行的科技,现在的金融科技、云平台、大数据客观上推动金融科技的科技投入有所降低,更重要的我们采用金融科技的手段、理念以后,科技研发、科技交付的速度、过程大大简化、加快。从而满足现在层出不穷的业务创新,让银行和互联网企业平起平坐。

我们也用你的手段改造我们的IT技术,从而能够支撑我们的业务,让我们的业务有更快速的发展。

AI方面,比如人脸的识别、语音识别、智能同步等等,广发银行目前也在布局,人脸识别主要用于会员开户,因为有的人拿假身份证,人脸识别可以识别出假身份。语音识别,我们正在投入,大家用银行的APP,大家很讨厌选来选去。但是语音识别可以直接达到我想要的服务。智能同步,广发银行7月份会推出相关的产品,招行有一个制度,后面也会推出相关的产品,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未来有可能我们自己构造所谓比较完善的渠道,能够为智能的服务提供底层支持,目前还是规划之中的。

张 伟:谢谢王兵行长。目前有很多银行,与百度、阿里、腾讯、京东都在开展合作,广发银行有没有跟技术公司开展类似的合作?

王  兵:所谓四大行对应四大互联网公司,其实我觉得是一个说法,我看中央银行和腾讯的合作只是成立一个联合实验室,广发跟这几个公司多年以来一直有合作,不同层次的合作,2011年跟阿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很多层次、很多点都有合作,当年签完战略合作协议以后,发过联名的信用卡。我们跟百度也在人工智能有所探讨。跟腾讯也有征信的合作,跟京东去年也有京东白条有合作,还有它线下的POS机。

张 伟:  我们下一个给同盾科技的蒋总。不管是欺诈风险、应用风险,大数据是不能用于征信的,但是可以用于风控,一直以来大家很关心的大数据存在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你作为实践者,大数据的隐私如何保护?

蒋  韬:其实征信和风控还是两个层面的东西,因为征信是主动收集全民的基础信用信息,风控是分析个人的行为信息,我觉得还是要区分行为信息和信用信息,比如有一个人在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但是如果有逾期就是信用问题。因为风控还会评估交易风险,比如判断账户是否被盗用,中间要有一些大量的行为分析,包括监督算法、深度分析的算法。

隐私的问题,保护隐私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在美国做数据分析时,在美国有一个区分的,比如做征信的公司,它要符合征信条例,在美国硅谷其实有不下100家做风控,包括做风险的分析公司,他们也是三方合作。这些公司也会涉及到个人的信息,但是他不需要拿个人征信牌照,他们可能要符合个人的隐私权,我觉得这个还是有差别。

张 伟:我们跟另外的技术公司俞总提问题,你希望为金融机构提供支持,前隆怎么帮助金融机构真正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经常说现在的金融需要场景,很多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公司建立自己的生态场景?科技公司对于传统的平台、银行有什么优势?

俞  亮:科技公司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金融 对客户有甄别的要求,只有好客户才是能够放开的客户,第一是流量的获取,第二是有品质、甄选过的流量获取,客户再申请银行信贷的信息,我们确认之后,帮助客户获取互联网上的交易行为,增加征信的数据源。

决策方面的参考,我们会帮传统银行计算出决策引擎,计算客户信用等级情况,是否是优质客户。除了确定客户的质量之外,还有对客户进行定量分析。我们认为好用户就应该享受比较低的成本获得金融产品。只要不是恶性的客户,有可能他收入过低,只要是一个诚信用户,有收入、有还款,我们会给他优惠价格。

最后,我们对客户要完成贷中管理,我们可以量化客户可能存在损失的概率,根据这个概率进行浮动定价,这是人工审批不能完成的,需要一个庞大计算处理中心。

在没有互联网公司之前,其实场景都是存在的,我们在执行购买决策时,这些都是场景,当然有了互联网以后,那些场景可以迅速地转化为交易的行为,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分析解决的方案,互联网公司能够帮助客户在决策、或者信息获取过程中,把那些看起来是非交易行为,转化为零售消费。

张 伟: 跟林总提问题,我们的主题是科技与创新,你觉得科技和金融创新是什么关系?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你觉得金融科技在助力实体经济当中起什么作用?

林旭初:我的点还是创新,从金融的角度来讲,既要投资也要管理,从这个角度来讲,实际上在科技和创新上,金融领域是交易成本的问题,可能科技跟金融结合,有的人需要投资,有的人希望获得融资,怎么样有效地配置资源?使得交易成本更低。如果要解决股权类资金的获取、投放,我觉得本身需要重点关注的还是投资产品本身的供给问题。

风投行业从投资公司角度来讲都很难,在座的除非个人非常有实力,或者正好在一家投资机构,即使你想做风险投资是很难的,没有那么多办法做风险投资的,一般的基金或者优秀的基金不可能谈几百万、几千万的资金,假如你有钱做风险投资,但是风险还是很高,真正的股权投资基金很难,即使是机构,或者保险机构也好。我觉得核心的问题是没有一种产品,或者说很少。基金里面真正为出资人获取收益,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存在的机构非常少,真正希望通过控制风险,使得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青科这样的基金,都能够把钱投向像俞总这样的公司。

张 伟:您这边在金融科技领域投资有多少?

林旭初:信息科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是现在广州市希望大力发展的三个领域,不管是信息科技还是人工智能都是有关系的,我本人认为这个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代,因为传统经济学讲生产要素有资本、土地、劳动力,现代社会中数据本身是一种生产要素,通过分析数据或者使得投放更便捷。国内淘宝、支付宝、微信支付之类,在境外和国外是没有这么普及的,原因是没有需求,同时没有数据。我们看看电商的买卖信用的问题,外国已经有非常强的信息体系了,不需要这个了,虽然我不是很懂这个领域,但我觉得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跟科技结合,催生新的事物。

张伟:通过四位的对话交流,我想到了一个闭环的产业链:城发基金通过PE/VC投资同盾和前隆两家技术公司,两家技术公司开发出金融科技系统,为广大银行提供技术支持,广发银行吸收更多的资金,投资于城发基金。感谢四位嘉宾的精彩对话。  

本次峰会云集了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香港等地的近20名重磅嘉宾同台研讨,覆盖了我国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区域。巧合的是,6月初,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北京落下帷幕,前几天陆家嘴论坛刚刚在上海闭幕,今天我们金交会上举办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广州峰会。“北有五道口,东有陆家嘴,南有金交会,”张伟表示,本次峰会的举办对金融改革开放的难点问题和金融科技创新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_20170625200817

(会后各位嘉宾合影)

 

【论坛闭幕】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