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泰克拉运河的传言如此引人关注?


为何中泰克拉运河的传言如此引人关注?

 

台媒近日报道称,中泰两国在广州签署“克拉运河”合作备忘录,预计项目需耗时10年、投资总额280亿美元。一旦运河开通,大陆的“马六甲困局”也将迎刃而解。

 

但据《中国日报》,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今日对市场传闻的克拉运河项目予以否认,表示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迄今为止没有参与关于此项目的研究和任何具体合作。

 

为何关于克拉运河的传言如此引人关注,它与“一带一路”又有何联系?华尔街见闻网站带你一探究竟。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称,宁波海事局官方微博15日公布,中泰两国在广州签署“克拉运河”合作备忘录,让这项延宕10年的世纪大工程向正式开工跨出一大步;初步预估,该项目需耗时10年、投资总额280亿美元,一旦开通,大陆的“马六甲困局”也将迎刃而解。

 

这是继中巴经济走廊、中俄高铁等项目后,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布局的又一新动作。

 

据该报介绍,“克拉运河”是指从泰国克拉地峡区域,挖掘一条沟通太平洋的泰国湾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的运河,修建完成后,国际海运线将不必绕过新加坡、取道马六甲海峡,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可省2至5天航运时间;以10万吨油轮来算,单次能省下35万美元的运费。

 

该报还援引港媒消息称,在中泰签署合作备忘录后,这条全长102公里的双向航道运河将可正式开建,初估需投入10年时间和280亿美元,若动用核能技术等非常规施工方法,则可望7年完工,但是投资总额将暴增至360亿美元。

 

大国战略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每年约有8万艘船只、装载价值约5000亿美元的货物,通过这条海峡,将来“克拉运河”建成后,控制咽喉位置的泰国,将是最大获利者之一。

 

但早前调查显示,泰国只有3成民众支持兴建此运河,至少4成反对,主要是担心该工程可能造成泰国政治动荡,包含破坏生态和政府贪污。

 

《中时电子报》称,对大陆而言,开凿“克拉运河”不仅惠及广东、福建、上海、江浙等沿海地带,更有助大陆加强与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各国的贸易往来,尤其能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思中的“一带”中起重要作用。

 

除此,在美国“重返亚太”政策下,美国和新加坡有密切的军事合作,一旦中美发生冲突,大陆80%进口石油必经的马六甲海峡遭美方封锁,等于掐断大陆的经济命脉,但“克拉运河”的开通,可让大陆摆脱此困局,东南亚战略格局也将产生重大改变。

 

泰国梦:东西相通

 

 

 

俯瞰东南亚地形,开凿克拉运河的优点显而易见。克拉地峡最窄处仅44公里,西临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东接南中国海。一旦打通,绕行整个马来半岛去穿越马六甲海峡将变得多余。尽管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燃油尚不足与苏伊士运河或者巴拿马运河相提并论,但克拉运河的建成无疑将大大缓解马六甲海峡附近过于拥挤的状况。

 

 

 

那么这个伟大的想法为什么迟迟没有动工呢?

 

 

 

据美国外交官亚太时事杂志( TheDiplomat)介绍,实际上,早在十七世纪,泰国就有开凿这条运河的构想。但是或因技术不可行,或因工程成本过高,或因为战争爆发,该计划始终未能实现。

 

 

 

十七世纪末,应泰王那莱大帝(Narai of Siam)要求,法国工程师De Lamar对建设克拉运河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由于当时技术上的限制,这一构想被束之高阁。

 

 

 

一个世纪以后,泰王拉玛一世(King Rama I)重提此构想,但再度被证明是不可行的。但在此期间,泰国当局已经意识到开凿克拉运河对于调度军队的战略意义。

 

 

 

随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尝试开展关于开凿此运河的调查,但是由于山地地形意味着开凿费用会极其昂贵而放弃了。十九世纪末,出于保护自己在新加坡的利益,大英帝国同意,不会在克拉地峡上开凿运河。“不开凿”政策最终被写入了1946年英泰条约的第七条:“暹罗(泰国)政府承诺,在没有英国政府同意的情况下,不会在泰国领土范围内开凿打通印度洋和暹罗湾(Gulf Of Siam)的运河。”二战结束后,泰政府让步于该条约。

 

 

 

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尽管欧洲在推行殖民地自由化,泰国也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但克拉运河项目几乎无人问津。直到八十年代才有了转机。1983年10月,EIR 和 Fusion Energy Foundation(均由美国颇具争议的政治家Lyndon H. LaRouche Jr成立)向泰国交通部部长描绘了建设克拉运河的构想。他们主要聚焦于运河给泰国经济带来的活力。包括三菱研究所(Mitsubishi Research Institute)在内,当时的讨论吸引了不少日企参与进来。在一些日本工程企业提出可以使用和平核爆炸炸药(Peaceful Nuclear Explosives,PNE)来开道后,关于如何修筑克拉运河的讨论日趋激烈和富有创意。

 

 

 

平静了一段时间后,九十年代末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再次点燃了积极分子们修建克拉运河的热情。日本全球基建基金(Global Infrastructure Fund ,GIF)开展了一个可行性调查,预计修建50千米、横跨克拉地峡的运河需要200亿美元。然而,泰国总理他信(Thaksin Shinawatra)从2001年任职到2006年被驱逐,克拉运河项目始终是其他、压力更大项目的备胎。

 

 

 

直至英拉(Yingluck Shinawatra)继任,运河项目才重回聚光灯下。TheDiplomat援引一位专家称,“她的党派已经宣誓,重审和恢复各类包括运河在内的发展项目,以发展、改善泰国经济。

 

 

 

“一带一路”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上月的报道,商人Pakdee Tanapura是泰中文化经济协会的副主任,也是一年前成立的克拉运河委员会的成员。2月下旬,该委员会就克拉运河给泰国军方的国民立法大会的物流分技术委员会做了一次演讲。

 

 

 

Pakdee对《海峡时报》表示, 自己已经支持运河多年,却始终没有进展。不过,这次不一样了,这次是中国,他如是说。

 

 

 

他说,“以前我们做不到,因为中国不够强大。”但是现在,克拉运河就在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上。

 

 

 

中国有资金和开展重型工程的能力,来进行这样的项目,他补充道。

 

 

 

上周(5月),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媒体人士齐聚深圳,出席2015“丝路之友”中国—东南亚对话会,共同探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愿景。

 

 

 

会议期间,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主席颇钦接受国际在线专访时表示,分析了泰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独特优势。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泰国的区位优势。泰国位于中南半岛的中心位置,无论是从中国去往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或是经越南前往缅甸、印度,都必须经过泰国。泰国非常珍视和中国的伙伴关系。泰国正在建设复线铁路,提升铁路运力,希望有朝一日通过老挝与中国铁路连通,届时泰国及中南半岛其他国家和中国的交流将会更加紧密和便捷。”

 

 

 

(来源:华尔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