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价格数据显示通缩压力大但或见底 政策宽松仍可期


11月价格数据显示通缩压力大但或见底 政策宽松仍可期

文/《清华金融评论》王蕾

中国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11月价格数据显示,11月CPI有所企稳,而PPI连续4个月维持今年最低位,通缩压力不减但已处于底部区域,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在总需求低迷的同时,市场预计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结合11月外贸数据不佳,且外储数据大降,降准政策仍然可期,但利率下行区间将受到周期性的约束。

数据显示,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跌5.9%。PPI连续45个月持续深跌,显示工业生产领域库存压力仍然较大。海通证券宏观团队姜超、顾潇啸分析认为,从外部看,美国12月加息预期未改,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依然萎靡,将继续对中国形成输入性通缩压力。从内部看,国内经济积弱难改,需求不足也加剧物价下行,通缩风险未除。预测12月CPI同比上涨至1.6%。12月PPI跌幅缩窄至-5.8%。

他们表示,12月以来由于季节、天气原因菜价大幅反弹,猪价也低位回升,食品价格涨幅加大,加上去年低基数因素,预测12月CPI同比小幅微升。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11月煤价、钢价均屡创新低,铜价跌至6年低位,成品油价继续下调。中游钢铁去库存,水泥库存偏高,上游煤炭、有色库存仍偏高。影响最大的地产需求持续回落,仍拖累中上游生产,短期看经济依然未见起色,工业生产仍不乐观。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最新报告点评称,剔除基数效应后,价格是延续以前的下滑态势,通缩压力不减。作为人口大国,粮食供给充足始终是保持国家稳定的主要条件之一,今年以来受国内外粮食大丰收、价格走低的影响,各月的粮食价格同比环比增长率均低于往年同期水平。近两年部分地区出现农民种粮收入远低于种植果蔬收入的情况。为防止农民大规模放弃粮食种植转钟高收益农作物,建议在整体物价不高的时期适当提高粮食价格。

需要关注通缩触底的两表修复效应

“考虑到数据趋势及基数因素影响,12月CPI将继续小幅回升。PPI目前处于底部低弹性阶段,即使在最悲观的情形下,大宗价格最晚在半年后开始企稳回升,后续PPI同比降幅缩窄是主逻辑。”方正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表示,中国地产触顶在内的新兴市场需求放缓推动大宗价格下行,而大宗价格下跌和通缩加剧又进一步带动中国制造业收缩的逻辑已经到了边际拐点附近。

他表示,除了大宗本身的价格规律之外,预计美元加息落地、中国房地产去库存(三四线房地产刺激政策)、及正在开始的主动去产能(钢铁、煤炭等行业)将成为通缩触底的三大助推。通缩收窄情形将成为资产定价的一个逻辑源头。

郭磊并称,需要关注通缩触底的两表修复效应,关注利率端风险。工业企业利润与PPI高度相关,在通缩加剧的时段,资产负债表估值亦包含线性外推的悲观预期。所以,如果通缩触底出现,则将带来部分行业企业利润的恢复,以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修复效应,资产负债表敏感的行业如金融地产和矿产将面临价值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