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理财体验,设计都做了些什么?


为了理财体验,设计都做了些什么?

文/WE理财UI设计师赵正阳

作为一名UI设计师,很多人认为我们就是把东西设计得好看,以为我们都是学美术出身,画画儿画得好。

UI字面上看是用户与界面两部分组成,所以我们的工作就是解决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界面的视觉或交互设计拉近用户与产品的距离。一个UI设计师在设计东西的时候,出发点一定是满足用户体验,所以美术不是不重要,但更重要的一定是审美能力。

一定得美

设计师眼里的美分两种,一种是让人眼前一亮的美,它往往需要大的对比,包括空间、颜色、大小的对比;还有一种是重复的秩序美,设计出来的元素,符合我们日常的认知,不断重复出现,但都在合适的位置上,我们也会觉得美。

通常设计师容易陷在自己的思维误区里,觉得用户一定能欣赏并按照设计正确使用产品,实际上真实的情况是用户常常因为找不到某个按键抓狂或者吐槽满天飞。以前在某手机品牌做UI的时候,老板是个追求极致的人,每一款新品都会提前配色,从图标到界面再到外观,每一种颜色我们差不多要切六百多张图片。光手机的外壳黑色,我们为了找到视觉最舒服的黑色,通过不同RGB值去配比,整个下来光配色就要切上万张图,即便这种精雕细琢出来的东西,大众该吐槽还是要吐槽,而且一点儿也没见少。最后你会发现颜色的确是个问题,但不是核心问题,核心问题还是你的设计体验到底和用户思维是否一致。所以从用户的喜好、需求出发去设计UI是必须的。

许多用户会说,他们其实不太关心界面是否好看,只在乎是否好用。何谓好用?好看的界面设计能让你更方便地使用产品,而在我看来好用的前提就是好看。这里的好看不是指你的设计艺术造诣有多高,而是与用户之间的感知链接。不同行业的UI设计,用户对美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娱乐性质的产品需要设计得生动活泼,化妆品需要时尚,科技产品需要锐利,而金融产品,肯定还需要一分稳重。

对比美——用颜色与空间大小的对比来增加页面的可视、稳重

秩序美——高度模块化,增加和减少基金的种类不影响整体的视觉显示

说到设计,我突然想提一下我司的HR,每一次员工活动的海报设计都做得很用心,这在互联网公司中还是比较特别的。

满足功能需求

设计师总是在好看与实用的矛盾之间寻找平衡点,所以有人说设计是克制的艺术,有限的界面空间只能承载有限的元素。对于一个界面来说,每个元素都必须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对用户体验产生一定的作用。除了美,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是必要的。

用户的功能需求很简单,就是我来你这干什么或者用你的产品干什么,信息必须明确。以WE理财APP为例,用APP的用户大概有两类,第一类是用户不熟悉人人贷,不知道它有什么产品,第一次打开APP,整体的样式包括排版、配色等如果不错,会给他留下不错的第一印象;第二类用户是带着明确目的来的,可能是老用户,也可能是陌生的理财高手。比如我今天就是来加入U计划,他需要第一眼就能看到U计划的版块,点击进去能看到预期收益率,这是他的最核心诉求,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需要去把相应的内容凸显,让他一眼就能看到,其次才是有的放矢地露出期限或者活动信息等。

很多设计的小细节都在无形中帮助用户快速找到需求,例如底部二级导航栏,有精选、理财、基金、账户四个图标按钮,如果没有颜色的对比,用户点击任何一个图标,都可能会产生到底是否点击成功的疑问。一旦用户在这些小地方耗费的时间过多,很容易降低好感度。于是给图标稍微增加简单的色块辅助效果(如下图),对用户来讲,就会更容易识别和快速进入到二级页面。这是一个十分普遍的UI设计,但背后也基于对于用户需求的洞察。

UI设计师就是一个翻译,目的就是让用户进来不需要学习成本快速找到他想要的,即所谓流畅的体验。Iphone可以说就是移动UI的鼻祖,这是全球第一部没有说明书的手机,所有的功能,都可以非常快速地在体验中学习。产品在完成流程上的设计后,把它转换成视觉语言,呈现给用户,在没有说明书的情况下亦可毫无障碍地完成所有理财操作,这样的UI才是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