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瞻:2024年GDP增长目标将是多少?CPI增幅几何?如何部署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两会
by 清华金融评论 2024-03-05 08:57:55
全国政协、人大分别于2024年3月4日、5日在北京开幕,3月5日将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清华金融评论》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家所关注的内容进行了预测,包括GDP增幅目标、CPI增幅目标、财政赤字、货币政策、民营经济、房地产市场、新质生产力诸多领域。
从地方两会的情况观察,2024年31个省份GDP目标加权为5.3%,其中北京、上海、广东均设在5%增速水平。5%的增速目标偏积极,这对延续2023年经济增幅、提振市场对经济的预期起到正面作用。
在此背景下,“大省挑大梁”,大省维持或上调了本省的经济增速目标。其中广东、江苏和山东维持GDP目标在5%不变,浙江GDP目标上调0.5个百分点至5.5%,四川将GDP目标维持在6.0%不变。
我国2023年GDP较上年同期增长5.2%,结合以上情况,《清华金融评论》预计,2024年GDP增长目标将会被设定在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的GDP增速预期是5%左右,对2022年的预期是5.5%左右,对2021年的预期是6%以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政府没有对2020年的GDP增长设定预期目标。
CPI:预计2024年CPI增长目标将设定在1.3%左右
我国2023年CPI较上年增幅为0.2%,虽然增幅较之前的年份有所收缩,不过还是实现了正增长。我们预计,2024年我国CPI同比将上涨1.3%左右。食品价格将止跌企稳,服务业价格上升是主要推力;PPI同比增速可能达到1%,国际油价中枢抬高、国内投资恢复有助于工业品物价由跌转升。
财政赤字:预计2024年赤字率大概率高于3%,甚至高于3.5%
随着2024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临近,宏观政策成为关注的焦点。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则进一步解释,适度加力,主要是保持适当支出强度,释放积极信号;提质增效主要是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绩效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强化政策协同六个方面下功夫。
此外,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还提及要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安全线内财政既要发力推动经济向好发展,放大经济有利条件,又要在政策上留有空间,维持财政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依然有必要性,财政政策扩张仍有空间,预计2024年赤字率大概率高于3%,甚至高于3.5%。
货币政策:预计2024年货币政策将从总量、结构、价格三方面发力
2023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宏观调控组合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积极因素不断积累。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强逆周期调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总体看,2023年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2024年2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2024年货币政策可能将从总量、结构、价格三方面发力,应会延续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包括“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也会更加突出新质生产力;可关注“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及配套举措。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民营经济:预计将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2月21日,司法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组织召开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座谈会,会议强调,加快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了“56789”的重大作用,具体指的是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清华金融评论》也非常关注民营经济发展问题,我们2024年3月刊封面专题为“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敬请关注。
房地产:预计将重点强调保交楼、保民生,加强预售资金监管,防止出现新的交付风险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示,“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近期一二线楼市纷纷放松限购,5年期LPR利率创历史最大降幅,《清华金融评论》预计,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将重点强调保交楼、保民生,加强预售资金监管,防止出现新的交付风险。同时,将注重防控房地产风险,指导地方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将注重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各类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新质生产力:预计将对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部署
从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到今年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新”字频现,“新质生产力”已成为社会关注度极高的热词。2023年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对于何谓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清华金融评论》预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政府工作报告》将对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部署,做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将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
本文编辑 | 王茅
责编丨丁开艳
校对丨兰银帆
初审丨徐兰英
终审丨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