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场座谈会,哪些专家参与? 释放哪些信号?丨政策与监管


这两场座谈会,哪些专家参与? 释放哪些信号?丨政策与监管

lm10

文/《清华金融评论》丁开艳

全国“两会”结束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密集召开专家座谈会,围绕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强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安全等听取意见建议。梳理公开信息发现,这两场座谈会,与会专家主要来自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以及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其中,张晓慧、刘元春、张晓晶、巴曙松、黄海洲、殷剑峰、鲁政委参与了中国人民银行座谈会,庄毓敏、田轩、彭文生、高善文、管涛、钟正生、周月秋、段国圣参加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的座谈会,通过总结参与两场座谈会专家学者过往观点来看,两场座谈会内容既聚焦长远,又关乎当下,传递出健全金融调控,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强化监管等信号。

哪些专家参加了座谈会?

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主持召开专家座谈会,研究建设金融强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并听取相关意见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磊出席会议。张晓慧、刘元春、张晓晶、巴曙松、黄海洲、殷剑峰、鲁政委等专家发言。

3月1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主持召开专家座谈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并听取意见建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总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委员王陆进出席座谈会。会上,庄毓敏、田轩、彭文生、高善文、管涛、钟正生、周月秋、段国圣等8位专家先后发言,围绕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质效、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等发表看法、开展讨论,并就做好金融监管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从公开信息看,两场座谈会内容既聚焦长远,又关乎当下,其中,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主要研究建设金融强国、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金融调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等议题。金融监管总局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主要关注经济金融形势,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质效、金融监管工作等内容。梳理这两场座谈会发现,与会专家主要来自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以及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

参与座谈会学者有哪些主要观点?

张晓慧为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助理,她曾指出,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回顾过往几十年我国所经历的内外部考验,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首先要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我国货币政策决策是“以我为主”。

刘元春为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他曾指出, 2024年中国经济仍需面对诸多挑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全球经济将延续疲软态势,外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第二,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领域风险仍须关注;第三,微观主体对当下经济的信心不足,宏观数据与微观主体之间仍然存在“温差”。

张晓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他曾就“中国是否发生资产负债表衰退”这一问题发表观点。张晓晶认为,有“三个铁证”表明以“资产缩水、债务收缩和经济衰退”为主要特征的所谓资产负债表衰退在中国并没有发生。一是从资产端看,资产价格跌幅尚处正常范围内;二是从负债端看,各部门债务均在增长,远未到收缩程度;三是从经济增速看,经济保持较强韧性且实现恢复性增长。

巴曙松为北大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他曾指出,随着全球市场的变化,中国需要通过高质量的对外直接投资(FDI)来整合全球资源,加速工序流程的再造,并推进国际产能合作。这不仅有助于布局全球生产和市场网络,还能带动中国产品、技术、标准和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在这中间,中国需要“对症下药”,把握外贸增长的新机遇。

黄海洲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他曾指出,从全球增长的角度出发,2024年全球经济并不会大幅衰退,将在“软着陆”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对中国而言,市场期待从财政政策到货币政策都将有更大的力度支持经济增长,这也将为全球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殷剑峰为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殷剑峰曾指出,依靠数字资本、新能源资本和人力资本,中国不可能得“日本病” ,中国肯定不会得“日本病”,日本得病的时候人均GDP已经超过美国了,中国现在人均GDP只有日本的1/3,美国的1/6,所以中国不可能得日本病。

鲁政委为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他指出,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驱动力,借助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新质生产力得以形成。其中,技术革命性突破带来生产力质的飞跃;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的产生给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带来了机遇;产业深度转型包含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升级,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要素相结合两层含义。

庄毓敏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她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区间,同时具有可持续性,保持可持续的稳定增长,这一点非常重要。近年来,为了提高宏观政策效果,还开展了宏观经济政策协同性和一致性的评估,保证各项政策能协同精准和有效。

田轩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他指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钱袋子”,也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下,汇聚合力提振信心已经形成共识。从投资者的主要关切来看,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加投资回报是一大重点。在他看来,以投资者为本、增加投资回报的制度设计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要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要吸引高成长性、高科技企业上市,增强可投性;也要严把IPO准入关,加强上市公司全过程监管,坚决应退尽退,促进市场优胜劣汰;更要进一步推动促进刑法和证券法的同频共振,严打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还要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对当事人签字律师、注册会计师、保荐人等进行追责。

彭文生为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他曾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安全资产需求较强的问题,政策需要从促进国内消费和最终需求的方向入手,最有效的实现路径上是要财政与准财政发力、央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展望2024年,一方面要观察财政扩张的进程和力度,包括“三大工程”等,另一方面要关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变化情况。展望未来几年,中国将大概率处于“财政扩张、央行扩表”的状态,具体的路径与节奏仍有待观察,但公共政策终究是内生的,从而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支持。

高善文为国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他曾指出,过去两年,房地产市场是影响中国经济最为核心的因素,这已成为政府和市场的广泛共识。2024年房地产市场走向如何,目前仍有诸多疑问。过去一段时间,政府有关部门围绕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在密切关注政策成效。中国房地产市场表现与典型的房地产泡沫是极其不同的,供应过剩很不明显,中国二手房市场的价格修正在2023年可能已接近完成。

管涛为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他曾指出,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将取决于国内经济修复、海外货币紧缩和央行汇率调控的情况,未来将进入海内外经济数据和政策预期的兑现期,这将决定下一步人民币汇率的方向。如果国内经济能够加速向潜在增速收敛,叠加美联储更早更多的降息,人民币汇率才有望获得明显支撑。

钟正生为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他曾指出,退出负利率是日本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关键一步,但在零利率的基础上再加息则属于常规政策,紧迫性相对不强。由于基数原因,一季度日本CPI同比可能保持在2%以上,为日银转向创造了良好窗口。但是,近期经济数据其实不算扎实,日本通胀能否真正稳定在2%附近,仍有待观察。

周月秋为中国工商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北京金融街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他指出,在推动金融制度型开放相关工作过程中,应坚持以我为主、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确保风险可控和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围绕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健全金融制度规则,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的金融开放体系。

段国圣为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投资官,兼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他曾指出,提升养老金投资管理能力是促进长期养老储蓄形成、实现养老储蓄保值增值、提升养老金替代率的前提条件,也是我国资产管理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不同类型的资管机构可以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为打造多元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养老金投资管理格局贡献力量。

以下为座谈会全文: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建设金融强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主持召开专家座谈会,研究建设金融强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并听取相关意见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磊出席会议。

张晓慧、刘元春、张晓晶、巴曙松、黄海洲、殷剑峰、鲁政委等专家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鲜明提出“六个强大”,明确了金融强国建设的关键核心要素,指明了我国建设金融强国的实践路径。应将“六个强大”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思辨金融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会专家还就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金融调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打造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构建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潘功胜表示,各位专家的意见十分重要。金融是“国之大者”,建设金融强国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工作,既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也需要金融部门持续不断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和国际金融合作,稳步扩大金融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吸收专家学者们的意见建议,立足更加宏观的视野,探索实现金融强国伟大目标的方法、标准、策略和路径,努力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司局和所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有关意见建议

3月15日,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主持召开专家座谈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并听取意见建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总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委员王陆进出席座谈会。

会上,庄毓敏、田轩、彭文生、高善文、管涛、钟正生、周月秋、段国圣等8位专家先后发言,围绕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质效、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等发表看法、开展讨论,并就做好金融监管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李云泽认真听取各位专家发言,并同大家进行了深入互动交流。他表示,各位专家的发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为监管部门研判形势、部署工作提供了有益启发和重要参考。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坚决做到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全力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统筹做好“五篇大文章”,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欢迎各位专家继续发挥理论和专业优势,对金融监管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责编丨丁开艳、兰银帆

初审丨徐兰英

终审丨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