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要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合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丁薛祥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即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加强对中标结果的公平性审查;规范地方招商引资,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着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畅通出口转内销路径,培育一批内外贸优质企业;持续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健全有利于市场统一的财税体制、统计核算制度和信用体系;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高效协同,更加注重产业更新,更加注重人海和谐,更加注重合作共赢。
会议指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海洋经济。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强海湾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有序推进沿海港口群优化整合。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接续实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积极推进海域分层立体利用,探索开展海洋碳汇核算。要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加强全球海洋科研调查、防灾减灾、蓝色经济合作。
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清华金融评论》封面专题: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进一步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被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这一战略部署不仅是推动经济持续向好的现实需求,更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
《清华金融评论》2025年6月刊封面专题邀请来自监管、学界、业界的专家,从“市场基础制度规则构建”“要素和资源市场改革”“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等维度展开深度研判,通过建言市场监管标准化、完善公平竞争基础法律制度、探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来解析统一大市场的落地路径,进而为释放市场潜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提供决策参考。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肖钢指出,坚持立破并举,先立后破。“立”要加快建立、修订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和政策实施机制,制定全国统一的市场基础制度清单,建立统一的要素资源市场和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破”要及时废除不符合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规定,破解制约要素市场化改革的体制障碍,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清理废除歧视性政策,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指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从多个方面协同推进。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制度。二是要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三是要加强市场监管和治理。四是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是一场市场层面的深刻变革,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确保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科学有效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支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研究员王一鸣指出,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释放我国巨大内需潜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超大规模市场形成我国独特发展优势。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坚持问题导向,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完善公平竞争制度,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并通过完善财 税、统计和地方政绩考核制度、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数字智能技术的积极作用等举措,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上海交易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管小军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产权市场在服务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国有资产配置效率、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权市场的交易品种已基本覆盖了除上市公司流通股以外的其他大多数资本要素资源,已成为建设统一大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复旦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教授柴洪峰、复旦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李智鑫、中国银联安徽分公司副总经理孙权表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推进市场体系完善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首次将数据要素提升至与传统生产要素并列的地位,明确要求“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涵盖数据安全、权益保护、交易流通的基础制度。这为数据要素市场的技术保障提出了明确要求,即需要有手段确保数据来源真实可靠、流通过程透明可控、使用行为可审计追溯。
广东省数据要素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朱云帆指出,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深刻改变着传统经济运行模式。发展数据产业是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的重要举措,并将数据企业培育作为促进数据产业发展的关键抓手。数据企业作为数据要素的采集、加工、分析和应用主体,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数字技术与 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提升国家数据治理能力、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瑞民表示,统一大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有利于将中国经济国内大循环中的“规模但不经济”症结充分“解锁”,并通过本土市场效应转换为国际大循环竞争中新的比较优势,助推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跃上新台阶。考虑到我国 “铁公基”建设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前,行政性分割日益成为统一大市场进程中的主要矛盾。换言之,交易成本节约本质上可视为中国式统一大市场进化的底层逻辑,交易成本下台阶,市场统一程度就会上台阶。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市场研究团队负责人许璐微、中国建设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徐蕾指出,从发达市场经验看,美欧在统一的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采取了推动龙头机构培育、统一金融基础设施、整合交易平台与清算体系、促进产品与服务标准化、加强跨区域监管协同等措施。其中,航母级券商的培育是“统一的资本市场”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资本市场的中介机构,券商在推动资本要素跨区域流动、打破信息不对称与定价扭曲、推动制度统一与市场整合、加强市场风险识别与缓释等方面扮演着核心角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尹振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张辰源表示,当前,数字经济正在重塑全球竞争格局,其中数据要素已经从技术性资源跃升为国家战略性资源,成为驱动科技创新、经济转型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引擎。建设全国统一数据市场对于促进数据要素的跨域协同与价值释放、打通制约要素自由流通堵点、实现数据市场化配置具有关键性作用。然而,在现阶段我国仍存在公共数据的流通困难、数据要素供需矛盾及数据要素交易机制不畅通等现象,如何高质量建设全国统一数据市场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创新工程执行研究员肖京指出,要坚持立法先行,围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需求,加大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的立法创新力度,充分发挥法治创新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创新力度,以服务型执法加快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升级,尤其是要加大在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等市场监管方面的执法创新力度;要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数智技术全方位赋能司法,进一步提升维护市场公平秩序的司法保障创新力度;要高度重视并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一步提升法治创新能力,以更高水平法治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金璞、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教授汤珂表示,随着数字经济和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推进,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跨地域跨行业的流通与共享已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2025年初印发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也把完善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规则作为重要任务。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数据市场,不仅是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性举措。
编辑丨周茗一
责编丨兰银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