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

沪港通对台湾的商机与挑战

867 views

 

文/元大宝来投信总经理 刘宗圣

2014年4月,香港与大陆宣布将启动“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也就是俗称的“沪港通”。过去中国大陆居民要购买境外股票,必须透过合格境内机构投资人(QDII)的途径,才能进行境外投资;境外投资人若想要进军中国大陆资本市场,则势必得透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人(QFII)或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人(RQFII)的管道。但沪港通上路之后,只要直接透过香港当地券商与大陆当地券商下单,便可完成中港两地股票市场直接连接的目的。

对中港台的战略意义

沪港通启动,不仅只是增加一个投资管道而已。对于中港台三地,沪港通都有极深层的战略意义存在。首先,就台湾来说,过去的资本市场大多看重个别公司的竞争力,比如台积电相对于中芯国际的竞争力,或是友达和三星之间的竞争。但沪港通出现后,大陆与台湾的资本市场得以借此连接,让资本市场竞争提升到新的层次,未来台湾资本市场的竞争力,不只是表现在个别公司的营运与获利能力,更彰显在台湾法规架构、经济政策与筹资能力等元素。因此,在沪港通之后,台湾的资本市场未来要对抗的,其实是大陆与香港证券市场整合后的市场吸引力。光靠个别上市公司的竞争力,仍不足以让台湾资本市场在这场区域赛局中脱颖而出。今后的资本市场竞争,是亚洲区个别资本市场的政策竞争、赋税竞争、资金竞争和国际化竞争,唯有官方、上市公司与金融业者全力一致,台湾资本市场才有可能在亚洲区占有一席之地。

其次,对于中国大陆来说,沪港通是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重要过程。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是由贸易货币走向投资货币,最后走向储备货币。2013年,中国大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已高达人民币4.63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八大贸易结算货币,预计到2018年人民币可能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货币。在投资货币方面,中国大陆透过QFII与RQFII逐步开放境内资本市场,境外投资人虽然可借由QFII与RQFII进出中国大陆,但QFII与RQFII均为针对机构法人所开放,并有一定的资格限制,一般投资人无法参与。未来沪港通实施后,虽有额度限制,但所有有意进军中国大陆的投资人,均可在香港券商直接下单,达成投资目的,大幅提高人民币资产投资自由度。后续再搭配中港基金互认与RQFII规模的持续拓展,人民币投资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势必将获得提升。除了人民币的国际化之外,中国大陆证券市场近年表现欠佳,沪港通的实施,可让外资进军中国大陆,增加市场交易量,进而拉抬A股市场的行情;此外,中国大陆证券市场发展仍未健全,不论公司治理或是资讯透明度距国际标准仍有一定差距,沪港通开放外资进入中国大陆,在某种程度上将加速中国大陆公司治理的国际化,可谓是一举数得的举措。

最后,对香港来说,香港原本就是全球仅次于纽约与伦敦的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回归后,香港与大陆双方便开始进行紧密连接。2004年,香港开启人民币存汇业务,2007年RQFII政策在香港上路,2014年11月17日正式启动的沪港通,可望让香港在既有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之外,附加人民币的各项冠冕。到2014年8月底为止,香港人民币存款已高达9,368亿元之多,在中国大陆之外的亚洲区独占鳌头。而且香港因同时拥有QFII、RQFII及独有的沪港通三大管道,香港在布局大陆资本市场的途径最为畅通,可望成为人民币境外资产管理中心。此外,由于香港拥有沪港通的优势,大陆、香港两地投资人均可布局,加上香港又是国际金融重镇,人民币存款规模庞大,因此,香港具有成为未来人民币筹资中心的潜力。

券商经纪业务将受惠

对台湾金融业者而言,沪港通的到来会为台湾同业带来商机,但也会带来挑战,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挑战可能会大于机会。

首先,对沪港通可能带来的商机而言,目前台湾虽然没有全面开放台湾民众运用复委托投资沪港通,但已同意专业投资人(财力新台币3千万元以上的自然人,以及资产新台币5千万元以上的法人)可透过券商复委托布局沪港通。因此,虽然台湾券商未能全面受惠于沪港通开放商机,该类业务空间仍相对有限,但至少台湾证券业者仍可得到沪港通带来的部分经纪业务契机。

此外,台湾投资信托业目前已发行多种人民币计价基金,但细究其投资标的,有许多与大陆市场的关联性低,自然不易受到投资人青睐。而原汁原味的大陆投资标的,如A股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目前台湾只有透过QFII额度方能布局,台湾到2014年10月底为止,共有12家投资信托公司、7家保险公司与2家银行取得QFII额度共45.5亿美元。其中,除了投资信托公司的额度多用以发行公募基金商品外,其余多半用于自有资金的投资,对于市场上现有人民币商品的助益有限。

不过,沪港通的开启,让台湾投资信托业者可借此管道进出大陆股市,进一步增加现有人民币计价商品的多元性,而不用受到QFII额度多寡与申请时间的限制,对于人民币计价商品多样化发展亦有明显助益。

恐造成台湾资金外流

商机与挑战其实是一体两面。沪港通启动后,台湾股市不可避免地将面临香港的虹吸效应。到2013年为止,近12年以来,台湾境外证券投资金额每年平均在300亿美元上下,除了2008年之外,几乎每年都是净流出。虽然主管机构目前尚未开放一般投资人复委托交易沪港通,短期内可保全台湾证券市场资金不致外流,但有意愿的台湾投资人可能仍会亲赴当地开户并交易沪港通,中期台湾资金外流仍无法完全避免。

近年来,主管机构竭尽全力,再加上券商的齐心合作,才让台湾日均成交量由2013年8月的新台币772亿元,增加到2014年10月的新台币838亿元,2014年3月甚至一度高达新台币970亿元。但沪港通正式运作不仅会分散外资对台股的关注度,也不排除可能会稀释台湾投资人布局台股的比重,让好不容易重返荣景的台股市场,再度陷入失血状态,影响力不容小觑。

除了成交量缩减外,沪港通启航,对于台湾资产管理市场也会产生化学效应。台湾自2013年2月开放人民币存汇业务,到2014年9月底,台湾人民币存款总量已达人民币3,004亿元,增速远胜于香港。但和存款成长的速度相比,台湾目前人民币投资商品的种类与数量却是远远落后。2014年9月,台湾人民币计价基金规模为人民币167亿元,宝岛债规模为人民币188亿元,相较之下,台湾还有人民币2,649亿元的庞大投资缺口,亟待相关商品来补齐这块需求的空白。

香港投资管道较台湾多元

台湾和香港均拥有庞大的人民币存款规模,但台湾与香港差异较大之处,在于香港除了QFII投资管道外,还有RQFII及正式上路的沪港通可供运用。由于进出管道顺畅与多元,因此,香港除了人民币存款外,还有点心债、RQFII人民币指数股票型基金(ETF)、人民币基金、人民币股票、人民币黄金ETF、人民币债券ETF、人民币不动产投资信托(REITs),甚至还有人民币期货等多项人民币计价商品可供运用,产品品项极为多元与全面。

相较之下,台湾目前虽拥有大量人民币存款,但布局管道仅能依赖QFII来进行,产品仍局限于人民币存款、人民币基金与宝岛债等类型,产品较为单一。在台湾RQFII仍未具能见度的情况下,台湾与香港在人民币资产管理中心的竞争,虽然中长期胜负难定,但短期差距不免将被拉开。

最后,就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来说,台湾人民币存款若要寻找资金去化管道,短期内仍须依靠香港的人民币相关商品,导致台湾相关财富管理业务不免朝向香港倾斜,若未善加规划,台湾在与香港争取人民币财富管理商机的赛局中,可能将陷入不利格局。

(本文编辑/王茅)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