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

关于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思考

1993 views

 

文/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 周月秋

本文编辑/张英凯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改革启动的关键时期,经济和金融之间的血脉联通是否顺畅显得格外重要。支持实体经济是多角度、多维度的系统工程,银行要不断改进方式方法,探索建立以投贷联动为核心的金融服务模式,由传统的资金提供方转型升级为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

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必须依托实体经济,以支持实体经济为根本。要围绕如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深刻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内涵和方式,多个环节综合发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实现银行与实体经济同生共荣。

 

银行与实体经济相互依存、同生共荣

实 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首要基础,繁荣、稳健的实体经济对任何经济体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实体经济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受到空前 重视,回归实体经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已成为全球各大经济体的普遍共识。在全球化和虚拟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以实体经济为本”的法则不可摈弃。

经济决定金融。银行作为 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与实体经济存在着相互依存、同生共荣的唇齿关系。一方面,银行是实体经济的资金中枢,不仅为经济发展融通资金,还通过价格杠 杆引导社会资金在不同部门间优化配置,进而带动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银行业的持续繁荣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没有实体经济“本” 和“源”的支撑,银行无法获得持续稳定的回报。历史上全球金融中心的转移与先进银行的更替,无不根植于母国经济实力的壮大,而每一次金融风暴几乎均起于银 行脱离实体经济的“青萍之末”。

 

全面、客观认识和把握银行支持实体经济

对中国的商业银行而言, 支持实体经济虽然是一个老课题,如今却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变化,我国又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过程之中,这对银行提出 了更高要求。银行在转变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的过程中,有必要从以下三方面对支持实体经济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和把握。

银行支持实体经济不是简单地提供贷款

毋庸置疑,在我国以间接 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贷款是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但不能理解为唯一方式,即使融资非常重要,也不一定都表现为贷款。随着经济复杂化、知识化、 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客户对贷款之外的各类金融服务需求急剧提升,银行应顺应客户需求变化,不断深化金融服务内涵,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方 案,通过诸如支付清算、交易结算、资产托管、信息服务、投行、企业年金、私人银行等境内外金融服务,致力于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发展的有力助手。近年 来,我国直接融资市场较快发展,使得债券市场成为了实体经济日益重要的融资渠道。国内100家大型企业近十年融资结构的变化显示,债券融资占比已从8%上 升到20%以上,央企50%以上的融资需求通过债券融资实现。债券融资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银行的贷款,银行在积极介入债券承销、发行、托管等环节的金 融服务中依然大有可为。

银行从部分领域退出也是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式

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银 行显然要围绕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提出的新要求,将信贷政策和各项金融服务与产业政策紧密结合,统筹安排,有“扶”有“控”。 “扶”,就是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顺应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通过信贷结构调整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把资金用在最具经济效益,最能支 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企业和项目中;“控”,就是要严格控制对产能过剩行业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贷款,尤其要从产能过剩行业坚决退出,支持国家处置“僵 尸”企业。当然,银行退出产能过剩行业不能简单的一退了事,而是要积极介入企业的并购重组,以商行加投行的方式,为企业提供并购重组信息咨询、并购策划、 财务顾问、并购贷款等服务,成为并购重组市场的重要中介。无论“扶”还是“控”,银行都要避免“一刀切”,要真正了解行业运行特点和企业经营状况,慧眼辨 识优势企业和劣势企业,支持有效益、有前景的融资需求,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实现银行自身价值的增长。

银行支持实体经济需要创新

从较长的历史周期来看, 创新无疑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现阶段,创新对于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一方面,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以及新兴产业 发展产生的巨大外溢效应,决定了金融工具要不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鼓励发展并把握界限是对待金融创新的正确态度。只不过在创新过程中,要将风险防范始终 贯穿其中,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恰当把握创新的界限和力度。对于为创新而创新,以及以监管套利为目的的金融创新,由于其脱离实体经济,有可能加 大行业潜在风险,要坚决杜绝。

 

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应综合施策、主动作为

支持实体经济是多角度、 多维度的系统工程,银行要不断改进方式方法,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优化资金投向;要多个环节综合发力,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要在恪守金融基本规则 的前提下变革思维、锐意创新,不断丰富和优化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式;要严守风险底线,切实防范各类风险。

顺应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和国家战略,调整优化金融资源投向

第一,顺应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积极培育经济发展中的新产业、新动能。银行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需求,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市场的融资支持,开拓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蓝海”。

第 二,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提高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专业化水平,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探索科技贷款的组织形式,甚至可以尝试在大型银行内部设立专 事科技贷款的组织机构,或者探索大型银行作为出资人发起设立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贷款组织。同时,根据科技企业初创期、成长期财务不健全的特点,适当增加企 业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软指标在决策中的比重,恐怕也是对科技创新支持中应该考虑的事宜。

第三,践行“绿色金融” 战略,大力化解过剩产能。积极响应“绿色金融”国家战略,建立绿色信贷长效机制,将绿色信贷理念融入管理、嵌入流程,完善绿色信贷政策,创新推广绿色信贷 业务,探索绿色债券、碳金融的开发和运用,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的能效项目,促进节能环保行业发展。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控的原则,加大对产能 过剩行业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技术改造等环节的信贷支持,促进化解过剩产能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第四,发展普惠金融,加 大对薄弱领域的支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度。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金融支持,可尝试在小微企业集群地区设立小微专营支行, 推动信贷资源继续向小微企业、“三农”倾斜。当然,也有必要根据小微企业风险特点,在标准化、网络化融资方面下功夫,在提高融资效率的同时,降低融资成 本。另外,发展民生金融业务,加大对就业、医疗、教育、文化、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金融服务,落实为民、利民、便民、助民金融服务措施,推广“绿色通道”、 一站式服务等。

第 五,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强对金融资源的摆布协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紧跟“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大 对区域经济一体化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的信贷投放。同时,在推动区域发展向整体化、均衡化、带状化转变的过程中,大量产业转移承接、物流货流人流跨区流通 等,需要不同银行机构、不同业务条线加强联动配合,为项目提供全产品、全过程的支持。

第 六,积极支持“走出去”战略,加大对企业“走出去”支持,为企业走出国门谋发展提供完善的跨境金融服务。助力国内产能过剩行业、大型成套设备、有自主知识 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走出去”,使中资银行海外机构成为中资企业的境外主要合作银行。丰富完善融资产品线,搭建出口信贷、境外应收款保理、境外并购、海外租赁等融资产品平台。同时,业务模式从单一化贷款过渡到贷款、投行、资金清算、外汇风险管理、税务、法律事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深刻把握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以综合服务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银 行要紧密契合经济发展变迁的趋势,把握客户对融资、风险管理、资产财富管理、兼并重组、发行上市等急剧增长的新兴金融服务需求,探索建立以投贷联动为核心 的金融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多元化、全流程的金融服务,由传统的资金提供方转型升级为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从业务流程看,银行综合金融服务涵盖综 合营销—综合签约—综合定价—综合服务等环节:综合营销,即在客户统一视图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全面、定制化的金融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综合金融服务需求;综 合签约,即针对为客户设定的多种产品和渠道, 提供统一的签约画面,集中递交签约信息,集成处理签约手续;综合定价,即建立市场化、多层次的价格参数体系,具备自动化、差异化、灵活化、规范化的定价能 力;综合服务,即在客户统一视图的基础上,建立企业集团或个人客户家庭财富的统一视图,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各种信息报告的模块化定制和多渠道、多 样式、多频率的展示。

在恪守金融基本规则的前提下变革思维,不断丰富和优化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式

首 先,围绕资产负债表,推进经营模式的变革创新。目前,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已由十年前的37万亿元增加到2015年末的194万亿元,年均增长15.5%,资 产规模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9倍。今后即使按照每年6%~7%的速度增长,大约十年后资产总量也会再翻一番。为此,银行需要重塑“低杠杆、轻资 本、快周转、高回报”的资产负债表。而基于原始债务人的资产证券化,是银行盘活存量、有效瘦身的重要手段。银行应在监管框架下积极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范围,推动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发展。除此之外,还应推进信贷资产流转业务,采用市场化手段多渠道、批量化处置不良资产,盘活沉淀在低效领域的信贷资源。

其次,围绕新技术的发 展,加快服务模式的变革创新。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日臻成熟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银行应融入互联 网金融大潮,与时俱进地推进服务模式转型。以互联网思维改进服务模式,为传统银行服务融入创新开放的基因,进一步改造线上服务、优化线下服务,使线上与线 下互动协同、交叉引流,形成全方位、全触点的线上到线下(O2O)价值链和完整的金融生态闭环,实现“任意一点接入、全程响应”的一体化服务。一是创新互 联网金融服务模式。对支付、交易、投资、理财、融资等金融服务产品进行互联网化创新和改造,为客户营造集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生活服务为一体的生态圈。银 行要花大气力打造有别于传统服务模式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实现由“支付+信用”中介向“支付+信用+信息”中介的转变。二是重点打造移动金融服务。依托 移动终端“时刻在手、永远在线、使用频繁”的独特优势,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内容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和服务,将移动渠道变为银行连接客户最直接、最频繁 的“触角”,使其成为效率最高、流程最顺畅、体验最好的银行服务方式。三是研究推进网点智能化服务。通过智能设备和新技术的组合运用,在物理网点实现“客 户自助+协同服务”智能化服务,增进客户体验,实现线上线下服务无缝连接和闭环运行,激发二者协同互动的潜能和效应。

支持实体经济与防控金融风险并重,坚守风险底线

要 充分认识新常态下金融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关口前移到业务拓展阶段,增强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维护稳健经营态势。一是防范信用风险与防范流动性风险相结合。做好信贷资产分类管理,妥善化解存量风险,控制好增量业务风险。运用现金流预测分析、压力测 试等方法,探索多元化主动负债渠道,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二是防范表内风险与防范表外风险相结合。强化各类非标债权业务治理,完善全口径、全 流程风险管理。规范业务发展和会计科目核算,完善表内外统一授信管理,加强项目风险管理。三是防范自身风险与防范传染性风险相结合。银行要切实履行风险管 理第一责任人义务,完善和改进内控合规管理。做好信贷客户管理、内部员工管理以及宣传教育,对涉及非法集资和民间高利贷的情况加强排查,防范外部风险传染。四是防范单体机构风险与防范整体风险相结合。银行之间要加强协作,尤其要有效识别和化解担保圈、担保链业务风险,将担保圈识别嵌入信贷业务流程。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