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

郑万春:银行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探索

881 views

yin hang yuxindai

当前,中国正面临经济与金融两个领域的双转型,本文分析银行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将业务创新与服务实体经济相结合,将风险防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相结合,将改革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止脱实向虚。”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以此促进自身改革发展。

当前,中国正面临经济与金融两个领域的双转型,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银行业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同时,新制度、新科技、新理念、新模式也对银行业传统的理念和经营提出了挑战。银行业要更好地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做到“三个结合”。

银行自身业务创新与服务实体经济相结合

近年来,在行业竞争加剧、客户需求升级、技术理念进步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银行业务创新此起彼伏。应该说,银行业务创新不能为创新而创新,而是必须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银行业务创新就是要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展开。

首先是优化信贷结构、支持产业升级。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有保有压、有扶有控,适当压降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比重,特别是要退出“僵尸企业”,同时要通过多种投行类金融工具,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服务行业整合升级。要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和市场形势,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方向准、有潜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重点布局“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区域,为产业升级和供给质量提升提供优质金融服务。要深入研究金融需求和国际经验,创新金融供给,探索实施市场化债转股,支持企业去杠杆,推进投贷联动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等,为不同阶段、不同特点的行业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

其次是发展普惠金融,补足经济短板。国家“双创”战略实施以来,成效显著,2016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1651万户,比上年增长11.6%,其中新登记企业553万户,增长20%以上,企业活跃度保持在70%左右,年底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3.1亿人,比上年增加2700多万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银行要着眼大局,把握趋势,在服务改革发展中拓展业务空间。这就需要银行积极探索适合不同群体、不同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方式,比如:在农村发展村镇银行,大力发展手机银行、直销银行,降低运营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普惠金融服务。

这两年资金空转甚至脱实向虚,加剧“融资难、融资贵”,而饱受诟病。主要表现有:金融方面,传统信贷转向票据、同业和理财等,表内业务转向表外,金融机构当通道、做过桥、加链条、放杠杆。实体方面,一些企业将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炒股票,或投向房地产等行业,热衷资本运作“赚快钱”。作为金融体系主体的商业银行,应该在金融创新中严格执行监管要求,强化自身经营约束,确保各类业务均衡发展,同时严格执行国家调控政策,限制贷款投向,防止“脱实向虚”“以钱炒钱”以及不合理的加杠杆行为,引导资金支持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银行风险防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相结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商业银行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要深刻洞悉潜在风险点,严守风险底线,当前尤其要高度重视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首先是防范在“三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银行业不良率和不良额持续上升。而去产能,意味着部分企业将退出市场;去(房地产)库存,意味着部分(房地产)企业的杠杆转向居民;去杠杆,意味着部分企业可能出现资金紧张、经营困难。因此,“三去”过程中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银行的信用风险暴露。对银行来说,一方面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确保新增授信质量安全;另一方面,要用好核销、重组、转让等传统手段,积极探索运用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化、互联网渠道转让等新方式,多措并举处置不良资产。

其次是防范货币政策周期变化和金融机构加杠杆可能带来的流动性风险。美联储已启动加息周期,其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大,我国股市、债市、汇市也相继出现波动和调整。同时,我国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加快,特别是在金融市场领域同业、委外等业务规模快速扩张,期限错配、加杠杆等现象比较突出,容易引发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要严格执行宏观审慎管理(MPA)要求,落实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切实防范流动性风险。

银行业自身改革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银行一方面承担着服务支撑这一主线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自身也需要调整战略、加快改革,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

首先是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当前,我国正处在制度完善、经济转型、技术升级、产业叠加的关键阶段,城乡、区域、行业、企业差距较大,金融需求各异。这就要求银行改变过去雷同的客户定位、相似的产品服务,依据自身的竞争优势,加快向差异化战略、特色化金融供给转变,并形成一个多层次的银行体系,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比如:专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的绿色金融,专注“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专注技术创新的科技金融等,这些领域不仅会成为银行新的增长点,也是“补短板”对金融服务提出的客观需求。

其次是体制机制改革。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也应该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完善股权架构、“三会一层”等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提升银行适应改革大势和市场形势的能力。同时,还应尽快推广银行内部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机制,稳定骨干人才和核心队伍,通过与业绩挂钩,更好调动员工积极性,稳定银行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

再次是银行经营能力提升。在利率市场化和技术进步背景下,银行盈利模式、内部管理、服务方式、风险管理、成本管控等方式都必须进行重大调整。从粗放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需要提升银行内部的人力、资负、风险、科技、运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等基础管理能力,补足银行自身发展的短板,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民生银行两年前就推出了旨在重建体系、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增长方式转型与治理模式变革的“凤凰计划”改革项目。改革涉及战略聚焦、资负及流动性管理、综合定价、风险管理、成本效率、人才管理和科技信息等7个主题、39个项目。目前,20多个项目已完成设计并进入落地实施阶段,有效推动全行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部分速赢类项目在财务指标上也已初显成效。笔者预计,随着“凤凰计划”全面落地实施,预计将在资产质量控制、效益增长、可持续发展、品牌增值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大大提升民生银行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在更好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将用3~5年时间再造一个完全不同版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民生银行。

(郑万春为中国民生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本文编辑/丁开艳)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