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

廖理、孙国锋:着力五大任务 推进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012 views

0

自从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稳中向好,PPI由降转升,工业企业效益好转,财政收入增速回升,整体杠杆率继续上升,但企业杠杆率有所趋稳。金融体系在支持实体经济补足供应短板,产业升级,增加有效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金融业单靠“量”的扩张已无法满足实体经济多层次、多元化、多类型的金融需求,难以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量”的过度扩张还会导致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催生金融风险隐患。要化解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失衡,关键在于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去杠杆”的要求。去杠杆首先是稳杠杆,要让杠杆的增速降下来。这既要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即通过增大“分母”降低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杠杆,也要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分子”,降低金融体系内部的杠杆,使金融改革适应并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因此,在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的背景下,有必要推进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低效金融供给,增加有效、高效金融供给,提高金融供给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能力,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发展的平衡。这既是供给侧改革对金融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具体来看,金融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可包括五方面:稳总量、调结构、防空转、控风险、补基础。

第一,管住货币总量。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管住流动性总闸门,既要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资金需求,防止总需求出现短期过快下滑,也要避免过度放水,推升债务和杠杆水平,固化结构扭曲。同时要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且发挥好资本的约束作用。

第二,优化金融结构。一方面推动实体经济结构性改革促进金融结构的优化,加快过剩产能、落后低效企业特别是“僵尸企业”的退出;另一方面调整金融体系的结构,对于不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金融供给的高风险金融机构,应当实施市场化退出。

第三,限制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一方面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将表外理财业务对应资产纳入宏观审慎评估,并逐步探索将更多金融活动纳入宏观审慎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微观审慎监管,对复杂跨界业务进行“穿透式”监管。

第四,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强化微观审慎监管,采取措施处置风险点释放金融体系的压力,消化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第五,补齐金融发展的短板。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金融市场的安全高效运行;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在利益相关方充分参与的基础上形成有效制衡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推动金融科技发展,使金融朝着个性化、多元化、精细化等方向发展。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