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

任春生:发挥保险资金优势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1341 views

0

保险资金是我国长期资金的重要力量,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必将大有可为。本文分析了保险资金的属性和资金运用特征,认为保险资金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有广阔空间,在总结国际经验和我国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取得的积极成效后,对扎实推进保险资金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领域要深化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9年经济工作做出重要部署。保险资金具有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定等特点,是我国长期资金的重要力量,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必将大有可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工作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保险资金特点和优势,服务好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保险资金属性和保险资金运用特征

保险资金主要源于保费收入,80%~90%由保险产品形成的责任准备金累积而来,资金来源稳定;且保单多为长期期缴保障型的普通寿险、年金险、健康险等,聚集起的大量保险资金将保持稳健增长态势;相比较而言,银行理财资金、公募基金等主要源自个人或机构客户,受市场环境、风险偏好、居民收入、财富管理需要等诸多因素影响来源稳定性略显不足。同时,保险资金期限较长,我国7年以上寿险保单占比超70%,有的长达二三十年;银行理财产品主要在1年期以内,信托产品多集中在1~3年,基金产品也多为中短期限。保险资金为负债资金,且有刚性成本,主要用于未来赔付和给付,是保险公司长期负债,且部分寿险产品自主设定预定保证利率。保险资金的这些内在属性决定了保险资金运用特征:

首先,在投资理念上,保险资金遵循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原则,投资逻辑稳健审慎。保险产品的长期性决定了保险资金运用需要在较长周期内合理配置资产,穿越经济周期变化。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偏好长期资产投资,是10年期国债等长期债券的主要买方;债券投资中可供出售、持有至到期资产占比高,以长期配置为目的;基础设施债权计划平均期限7年以上。保险资金固有的负债属性也决定了资金运用更加注重安全、稳定,风险偏好低,审慎稳健的投资文化是保险资金运用的根基和灵魂。

其次,在配置结构上,保险资金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资产结构多元分散。一方面,保险资金始终坚持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的配置结构,银行存款、各类债券、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等占比约八成;另一方面,保险资金具体可投资品种已基本覆盖主要金融资产类型,通过多元化投资策略,适当控制单一资产种类、单一投资项目的占比,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进行差异化投资,分散风险的同时提升了投资组合的稳定性。截至2018年12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6.4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97%,其中,银行存款占比14.85%;债券占比34.36%;股票占比6.44%;证券投资基金占比5.27%;其他投资占比39.08%,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债权计划、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其他金融产品等资产类型。

再次,在投资风格上,保险资金以绝对收益为导向。国际上,相比于投资绩效评价指标,多数全球性保险公司关注绝对收益的提升。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与国际趋势基本一致,追求长期的现金流回报和绝对收益,关注投资行为在期限、成本收益、流动性等方面与保险负债端的匹配。这与基金公司等关注相对收益和业绩排名不同。近年来,保险资金年平均收益率均在5%上下,没有出现大幅波动,较好地匹配了负债端成本要求,体现了绝对收益目标的稳定性。

最后,在投资管理技术上,险资配置核心是资负匹配下的大类资产配置。由于保险产品复杂多样,资金运用必须深入分析,根据负债成本、期限、风险、流动性等要求,积极调整投资策略、资产结构,实现全方位动态匹配,将资产负债管理贯穿始终。在金融市场中,保险资金大类资产配置的好坏主要体现为战略资产配置和战术资产配置的能力强弱。战略资产配置是根据负债端特征,并考虑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期限等情况,制订中长期资产配置规划,形成大类资产配置比例;战术资产配置则根据不同类别市场的中短期变化和趋势,动态、适时调整组合的投资策略,把握市场机会,确定具体投资行为。

保险资金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有广阔空间

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运行也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经济发展爬坡过坎进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未有效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市场微观主体活力没有较好地激发;金融市场波动有所加大;中长期资金对高新技术等领域支持不足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险资金具有期限长、成本低、规模大、供给稳等特性,可跨周期配置,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长期资金支持,提升经济中长期发展韧性。

一是有利于发展股权融资,降低宏观杠杆率。当前,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仍以贷款为主,以银行信贷为主导,2017年我国宏观杠杆率250.3%,企业部门杠杆率159%。相比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我国金融市场中股权融资比重提升空间巨大。保险资金期限长,追求长期收益,更适合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以市场化方式选择成长前景好的战略新兴产业和领域,开展股权投资,参与企业发展,加速高新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分享成果,同时降低实体经济杠杆水平,这与信贷资金仅收取利息收入有所不同。保险资金运用机构还可以成立专门子机构,发起设立金融工具,如并购基金、夹层基金等,助力优质企业“越冬迎春”。

二是有利于扩大直接融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当前,社会融资需求多样化,各类资金风险偏好也不相同,仅依靠信用中介作为主要融资渠道和工具不能很好地满足投融资主体的现实需要,也出现了表外融资过快增长、资金链条拉长、成本增加、风险管控不到位等问题。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是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有效方式之一,在这方面,保险资金可以通过基础设施、不动产债权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将资金与公路、交通、航运、城市改造、基础设施提升等项目融资需求直接对接,同时减少资金空转,提高使用效率,较好管控风险,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三是有利于发展长期投资,完善长期资产市场。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大基建领域,或是前沿科技发展、新动能培育等,都需要大量稳定性好的长周期资金。而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资本市场和企业中缺乏长期资本。国际上,长期资金来源广泛,包括年金、家族传承基金、捐赠基金等。我国长期资金来源相对较窄,保险资金是主要来源之一。基础设施、医养、大飞机、科创企业等重资产或长周期方面的优质企业,收益相对稳定但回报周期长,投资主体需要经历很长的“空窗期”,社会资本难以大规模进入,而保险资金正需要优质长期资产进行匹配,这为保险资金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目前,保险业以债券和股票等为实体经济直接融资超过7.5万亿元。保险资金作为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坚持长期、价值投资,有效降低了市场波动性,改善了投资者结构,增强了理性预期,发挥着“减震器”和“稳定器”作用。

四是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养老产业建设。到2020年,我国老年抚养比将提高至28%左右,老龄化挑战十分迫切,而养老体系中第一支柱占比较高,亟须扩大企职业年金,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对基本养老形成有益补充。目前,保险业和保险资金运用正在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保险资金运用已经得到社保类资金的广泛认可,保险资管公司、养老保险公司作为投资管理人管理企业年金组合2300余个,占比约65%。另一方面,保险资金能够充分发挥在大类资产配置上的能力与特长,管好个人税延养老保险资金。此外,保险资金还参与养老产业投资,延伸保险产业链,推动保险产品与相关养老服务产业更好对接,实现“社会保障、商业保险、养老产业、保险资管”有效整合。

五是有利于市场化治理机制的形成。作为商业资本,保险资金很多投资行为是长期的,可以发挥机构投资者风险识别、规范运作和持续管理的优势,督促被投资企业完善治理结构,规范运作机制,推动企业市场化治理机制培育,既有利于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和稳定,也有利于产业资本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双赢。

保险资金服务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在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中,保险资金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改善经济金融体系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且关键的作用,是基础设施、城镇化等建设的重要资金提供者,也是新经济、新业态的重要参与者。比如,二战后美国保险资金就是市政债券的最主要持有人,近几年持有市政债券占比在12%上下。此外,公共养老金、保险资金提供了美国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的43%。在英国,保险公司重视对公路、隧道、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例如Prudential、英杰华(Aviva)都公布了百亿英镑以上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在日本,保险资金主要以“公团贷款”和“财政投资贷款协作”的方式为城镇化和公共基础设施提供投资资金,最高时占行业新增资产的24.5%。在服务新经济方面,比如,在美国,1987年黑石集团成立第一只股权投资基金时,保德信保险集团就是主要投资人之一。在欧洲,2013年全球最大保险集团安盛集团将私募投资部门(AXA PE)变更为独立私募公司,主要对健康医疗、TMT(电信、媒体和科技)、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投资。在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风险投资发展。一些保险公司先后设立或投资私募股权/风险投资(PE/VC)基金,投资以信息产业、生物医药等为主要投向,推动了新经济发展。夹层融资具有形式灵活、期限较长、控制权稀释程度低于股权融资等优势,非常适合中小企业融资。在发达国家中,早期保险资金是夹层资金最主要出资方,随后商业银行、共同基金等也加大了这方面的投资。2015年全球夹层融资规模在1000亿美元左右,其中保险资金约占10%,弥补了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等方面的不足。

我国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取得积极成效

监管政策引导

2006年以来,在保险资金可投资银行存款、债券、证券投资基金、股票等基础上,政策逐步有序放开了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不动产和未上市企业股权、股指期货等资产标的。特别是近几年,在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方面,监管层通过修订保险资金股权投资相关办法,拟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实施“负面清单+正面引导”机制,助力市场直接融资比例提升;在服务供给侧改革方面,监管层会同有关部委联合印发《关于鼓励相关机构参与市场化债转股的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设立专门实施机构从事市场化债转股,允许保险业实施机构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在支持重大工程建设上,对债权投资计划投向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的开放绿色通道,给予政策支持,注册时长缩短至3.99个工作日;在支持养老体系建设上,配合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率先发布《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充分发挥保险资金能力与特长,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资金管理。在其他民生领域上,发布保险资金参与长租市场政策,允许保险资金参与试点城市长租公寓项目投资,制定配套文件,从技术细节上明确保险资金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有关事项等。

丰富投资工具

在产品形态上,除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外,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组合类资产管理产品、保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正在逐步发展。在交易结构上,已经逐步从债权、股权等较为单一的交易结构,逐步向股债结合、优先股等更为灵活的交易结构发展,满足不同实体经济的不同融资需求。2015年组建的中国保险投资基金总规模预计为3000亿元,首期1000亿元,累计发行项目十余个,投资超过千亿元。

在产品发行机制上,从2013年开始,我们将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等保险资管产品发行方式由备案制改为注册制,改变过去逐单备案核准的方式。2019年将注册制改革推广至股权投资计划,进一步提升了保险资管产品市场化水平。截至2018年12月末,累计发起设立各类债权、股权投资计划1056项,合计备案(注册)规模2.53万亿元,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

强化监管和防范风险

一是建立了集中、专业和规范的运作机制。推进保险总公司统一集中管理保险资金。二是实行大类资产比例监管。设置股权、不动产、金融产品等投资比例上限,并对单一投资品种设置集中度上限,防范系统性风险。三是强化偿付能力监管。四是实施投资能力牌照化管理。落实风险责任人,加强对股票、股权等7类高风险领域的投资能力监管和牌照化管理,要求建立完善有关制度、人员及运作机制等。五是推进资产负债匹配监管。六是运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资产五级分类等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服务实体经济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用好产品工具,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通过各类资管产品,支持“一带一路”投资达9612亿元;服务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投资分别达4248亿和1717亿元;支持棚户区改造投资达1539亿元;支持清洁能源、资源节约与污染防治等绿色产业达6942亿元。二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险资金参与市场化债转股项目落地总金额666.5亿元;截至2018年12月末,支农支小融资业务累计放款超226亿元;参与试点城市长租公寓项目投资首单200亿元。三是支持设立专项产品,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截至12月末,保险资管公司已注册专项产品合计目标总规模1060亿元,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优势,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四是积极参与养老产业投资。当前共有8家保险机构投资30余个养老社区项目,占地面积超1100万平方米,计划投资总额近700亿元。此外,保险资金在服务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批典型项目,如投资150亿元参与大飞机项目、600亿元参与上海棚户区改造项目、160亿元参与京沪高铁建设、550亿元参与南水北调工程等,得到社会的积极评价。

扎实推进保险资金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站在经济发展新时代和改革开放40周年新起点,保险资金运用改革发展也进入一个新时期。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具有契合的基因、良好的基础、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经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未来,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银保监会党委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保险资金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牢固树立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识。要发挥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定等优势,扩大股权投资和直接融资比重,就要正确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着力方向,主动适应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开展价值投资、长期投资。保险资金还应坚持运用改革创新的方法疏通渠道,推动保险资金苦练内功,增强能力,围绕实体经济需要创新运用方式,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第二,多措并举,引导保险资金服务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按照“精准滴灌”“疏堵结合”“先立后破”原则,找准政策方向和力度,疏通和拉直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渠道。修订完善股权投资、保险私募基金等监管政策,发挥保险资金优势,以股权形式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长期资本金。加快推进保险资产管理产品“1+3”配套政策,探索更好服务民营、小微企业发展。稳妥有序推进专项产品落地,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研究丰富债券类投资品种,加大保险资金对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力度。

第三,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保险资金运用效率。对符合国家导向的投资项目,从投资范围、投资比例等给予政策支持。同时,进一步提高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发行效率,推进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政策,丰富风险对冲和管理工具。服务小微企业和普惠金融,探索保险资金支农支小新模式。支持保险资金参与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

第四,服务商业养老保险和养老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鼓励保险资金加大对养老产业投资,服务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健康、医疗和养老等上下游产业发展。支持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大类资产配置能力优势,服务商业保险养老产品、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产品和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

第五,持续完善监管政策,牢牢守住风险底线。按照中央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要求,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工作首位。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加快《保险资产负债管理办法》落地实施。持续推进资金运用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监管,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完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评价、预警和监控体系,推进保险资产管理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保险资金运用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分类监管。

(任春生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本文编辑/王蕾)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