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

从建设银行“三大战略”和“第二曲线”看国有大行转型之道 | 银行与信贷

4426 views

建设银行2019年中期业绩发布会

文/《清华金融评论》资深编辑王蕾

自建设银行提出住房金融、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战略,及开启“第二发展曲线”以来,培育自身新发展优势的同时,一举一动备受业界关注。8月28日,建行发布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经营业绩稳中向好,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资产负债实现较快增长,盈利增长稳中有升,风险防控扎实有效,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截至6月末,集团资产总额 24.38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11604.58 亿元,增幅为5.00%。上半年净利润1557.0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9%。同时,资产质量总体稳定,不良贷款率 1.43%,较上年末下降 0.03 个百分点;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计量的资本充足率 17.06%,一级资本充足率 14.2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13.70%。

 

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19年上半年经济金融形势纷纭复杂,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包括中美贸易摩擦等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下行压力,但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减税降费,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新旧动能有序转换,新的市场主体、经济动能正在发展壮大,经济发展的质量不断提高。建设银行沉着应对这些变化,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和监管要求,坚持稳健经营,创新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经营业绩稳中向好,战略推进成效显著,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和良好的经营业绩。

 

年报显示,利润增长主要影响因素,一是生息资产增长带动净利息收入实现平稳增长,利息净收入为2504.36亿元,同比4.57%;二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 76.91 亿元,增幅 11.15%,信用卡、代理保险和银团贷款收入增长较快,资产托管和理财产品收入稳健增长;三是持续加强成本管理,优化费用支出结构,业务及管理费较上年同期增长 5.60%,与效益增长保持匹配;成本收入比 21.83%,较上年同期下降 0.23 个百分点。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许一鸣表示,经营业绩稳健提升,核心指标均衡协调,发展趋势总体向好,这得益于三大战略的推进,使得建行提升了内在与对外的能力。许一鸣介绍,目前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累计上线房源超过1600万套,平台注册用户超1700万,覆盖面在全国地级市以上城市达到了94%;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超过8000亿,仅今年上半年增加2200亿元,增速超过36%,同时利用科技手段打造丰富产品供给体系;金融科技围绕“TOP+”战略,以数据和技术双轮驱动,对内激发创造力,对外赋G端、B端和C端,能共享科技红利。

 

“对外赋能也有很多方面,如14977个网点现在超过一半对外开放赋能,所有智慧政务,老百姓需要打印的相关证明和办理手续程序都可以在网点进行办理。”许一鸣表示,“除此以外,围绕三大战略和为民服务,我们建立劳动力港湾,建立建行大学,对社会和我们自己进行人才培养。通过战略推进,培养了我们三大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防范金融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参与国际竞争力,也推进了整个经营业绩水平的提高。”

 

数据显示,上半年建行营业收入同比增加6.71%,利息净收入同比增加4.57%,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11.15%。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战略性投入占比同比进一步从2018年中期的16.75%提升至21.32%。资本充足率保持同业领先水平。

 

“资本管理不断加强,”许一鸣表示,“令我们骄傲的是建设银行在市场上发行的资本债券工具的频率和额度比同业要小,频率要小、额度少,但是却保证了在行业领先的资本充足水平,这是体现建设银行资本管理能力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资产质量稳健 深化全面主动风险管理

中报显示,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3%,较上年末降低0.03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2.80%,较上年末下降0.02 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18.03%,比去年末提升10个百分点。上半年,集团持续开展全面主动风险管理,推进信贷结构调整,加强信贷基础管理,提升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水平,资产质量总体稳定,并通过完善信贷政策制度、细化客户选择标准、坚持行业限额管理,持续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切实服务实体经济。

 

建设银行副行长廖林表示,上半年资产质量总体指标非常稳定,不良率,重新发放贷款不良率,包括关注贷款比例、新暴露不良率、贷款率五个指标都有所下降。特别是逾期90天以上的比例,只占不良贷款比率的67%,在同业里相对较好。这得益于“三大战略”的推进和第二发展曲线的启动。

 

“特别是建行建立了全面主动的预防、监测、管理体系,这套体系大概用了差不多五年时间。”廖林表示,“我们的信贷政策导向是稳健、审慎、全面、主动的风险文化,并没有大量压在高风险行业,基本是分散的。”

 

在风险防控系统建设方面,建行优化风险监测体系,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风险预防体系,并且应用人工智能、IT技术、大数据提升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风险管理能力,并加强人人尽责的合规管理。在此背景下,个人住房相关贷款与对公房地产贷款占比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额较年初下降8.3亿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增速同比下降0.49个百分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过剩产能行业贷款受到控制和压缩。

分行业来看,基础设施相关行业不良贷款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下降;个人贷款不良贷款率上升 5 个基点,其中除个人助业贷款不良率下降0.26个百分点之外,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贷款不良率分别提升0.03、0.35、0.23个百分点。同时,建行已逾期贷款和垫款余额2077.7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20.49亿元,在不含息贷款和垫款总额中的占比上升0.15个百分点。对于这二者,建行首席风险官靳彦民表示,逾期贷款的30天以内非计提贷款占比很小,结构是可控的,建行把逾期60天以上的一律纳入不良来拨备计提,因此整体风险可控。

 

“自2013年以来,我们风险处在迅猛上升,经过两年以后逐渐下降,这是大趋势,目前进入稳中有降的态势,这同当前大的经济环境是一致的。”靳彦民表示,建行零售业务近年增长较快,存量较大,随着零售贷款占比提升,客户群体不断扩大,银行之间的竞争、金融脱媒等竞争进一步加剧,加上一些准入标准门槛发生变化,另外还有普惠方面的要求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建行客户结构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建行零售以中长期为主,随着期限的延长,违约概率也在提升。

 

“但这个趋势不代表有方向性,有一定的阶段性,也体现在个别产品上,不同产品间的变化不一样,可能基于消费方面的变化上升要快一些。”靳彦民表示:“我个人判断,建设银行这块质量今年还是可以保持稳定的,大的趋势也是保持稳定的。”

 

当零售优先战略遇到“房住不炒”

 

虽然个人贷款不良有所上升,但是零售优先依然是重要战略。首先,在所有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虽然有所上升,但是仅有0.27%的不良率,是建行所有贷款业务中不良最低者,成为利润贡献率占比4成的个人业务的“压舱石”。其次,建行发挥自身在住房金融领域的传统优势,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助力百姓实现“安居梦”,个人住房贷款 50554.29 亿元,较上年末新增3018.34 亿元,占贷款余额占比约34%。同时,个人消费贷款1682.70 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18.55 亿元,降幅19.92%。这是建行主动调整贷款结构的结果。

 

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表示,发放量同去年比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存量贷款的客户还款量比较大;但建行进一步强化和优化风控模型,有些高风险的业务拒绝率上升;同时,很多银行发力个人消费贷款方面业务,同业竞争加大也是原因之一。

 

“总的来讲,即使在个人贷款领域,我们也是坚持多样化的发展方向。”纪志宏表示。

 

廖林也表示,零售优先依然是建行战略之一,但零售优先需要明确的是整个大零售优先,并不是零售贷款优先。从零售贷款角度上,建设银行目前住房贷款占比约80%左右,不良率0.2%左右,质量非常高,因此在保持个人住房优势第一的情况下大力发展个人消费贷款,包括个人快贷,信用卡、小微快贷等,形成零售板块上的“百花齐放”。“未来,按照监管要求,个人住房贷款将会保持稳健发展的态势,但同时各项其他个人贷款也会稳步发展,形成以按揭牵头,其他业务跟进的格局。”

 

中报显示,建行个人贷款业务保持稳健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落实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和房地产长效机制政策要求,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居民家庭合理住房消费需求。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保持创新领先性,支持消费升级,以电子渠道个人自助贷款“建行快贷”带动业务发展。于6 月末,本行境内个人贷款余额61328.51 亿元,较上年末新增2930.48 亿元,增幅5.02%,余额居同业首位。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50554.29 亿元外,“快贷”余额1518.70 亿元,累计服务客户超过千万;个人助业贷款余额401.12 亿元,个人支农贷款余额34.98 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中,要求个人住房贷款定价基准也需从贷款基准利率转换为LPR,以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定价基准转换后,全国范围内新发放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按8月20日5年期以上LPR为4.85%);二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加60个基点(按8月20日5年期以上LPR计算为5.45%),与当前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实际最低利率水平基本相当。同时,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将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及时确定当地LPR加点下限。与改革前相比,居民家庭申请个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基本不受影响。

 

报价机制改变对个人房贷业务的影响,许一鸣表示,目前在报价和实际执行价格之间会有5-6个bp的差,但引导价格逐渐下行是央行意图所在,目前影响不大,今年预计影响利息收入约1亿,随着LPR机制在房贷领域的推广,明年将会对银行利差管理和收益率水平构成一些影响。

 

据悉,目前建行新增贷款LPR定价比例已达到56%,远超于央行三季度新增贷款LPR定价比例达到30%,年底达到50%,明年达到80%的要求。

 

目前而言主要的影响,纪志宏表示,LPR涉及面广,在住房领域涉及的面比较宽,也涉及到个人贷款合同的调整。

 

“从LPR监管执行要求上来看,我们会按照央行的要求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工作,包括合同文本的修订等,我们内部资债部、财务、法律事务部正在做这方面的修订工作,还有系统上线准备工作等。”纪志宏表示,“这些工作我们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将严格按照央行的部署,落实在个人住房贷款领域用LPR做基准定价的工作。”

 

为落实“房住不炒”的要求,建行在房地产开发贷款方面审慎择优。纪志宏表示,建设银行严格在落实“房住不炒”的要求,紧紧配合国家有关房地产调控因城施策、分类指导的政策导向,差别化择优、审慎地开展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业务,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的发展。上半年建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增速同比下降6.55个百分点,同时审慎择优开展房地产开发贷款,今年不良额比年初下降,不良率0.81%,也比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

 

纪志宏表示,“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按照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强调的‘房住不炒’原则定位,维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主要基调下,落实好中央要求的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手段的总要求,继续加强质量管理,推动结构调整,同时进一步加强准入标准,对企业的资质、资产负债率、净资产做比较严格的标准要求,严格贯彻落实监管的政策,确保房地产开发贷款合规发展,加强资金用途等方面的审核。”

 

数据显示,建行房地产贷款呈现五降二升,有保有压的趋势,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中,优先支持类客户贷款占比较年初提升1.52个百分点。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三大战略初见成效

 

在服务国家建设能力方面,建设银行一是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项目,服务京津冀协同、长三角一体化、雄安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增加5G、物联网、城镇化、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贷款,并创设城市建设领域专业金融品牌“善行城建”;二是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落地金额1800多亿元,通过集合信托、融资租赁、债券承销、公开募股和直接投资等多种渠道综合投融资达6951亿元,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四大行中首家开业;三是精准滴灌经济薄弱环节,涉农贷款已经超过1.8万亿,扶贫贷款余额1955亿元,

 

数据显示,上半年建行公司类贷款和垫款 68461.69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3484.91 亿元,增幅为 5.36%,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以及小微、民营企业等领域。

 

目前,建设银行理财业务母行资管业务加子公司,规模超过5万亿。刘桂平表示,建设银行在整个理财业务发展以及未来资管业务发展上基本设想是需要构建大资管的概念,要构建一个大资管的体系,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序健康地推进理财子公司的良性发展,同时也要按照监管的要求来处理好过去的存量理财业务相关问题。

 

刘桂平表示,建行正在谨慎地做存量业务的非标产品的有序过渡处理方案,其中回表的一部分或对资本充足率有所影响,但会平衡其影响和中间关系,对总体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可控,也会本着对客户负责的态度来处理好这个业务。

 

三大战略推进情况来看,住房租赁战略围绕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住房租赁指数、住房租赁配套金融服务等方面深入推进住房租赁战略。打造全国性综合服务平台,助力政府监管监测,服务各市场主体;以旗下的建信住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为载体积极参与住房租赁市场建设,创新住房租赁业务产品,盘活社会存量闲置房源,加大社会租赁房源供给。

 

普惠金融战略完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构建普惠金融经营生态。围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丰富产品供给,拓展服务内涵,完善服务模式。持续探索小微、双创、涉农、扶贫领域创新,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丰富“小微快贷”产品体系;优化“惠懂你”平台功能,并积极与政府进行连接,将金融服务嵌入小微企业经营场景;推动“裕农通”服务点建设,推广“民工惠”,化解农民工工资拖欠的社会难题。完善“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的普惠金融“三一”模式,实现“批量化获客、精准化画像、自动化审批、智能化风控、综合化服务”的普惠金融“五化”方式。加大政策和资源保障力度,完善专项规模、费用激励政策和考核指标体系。推广线上业务风险排查系统,强化业务风险监测分析,确保稳健经营。举办小微企业家培训班,持续做好劳动者港湾建设和维护,塑造普惠服务文化。

 

金融科技战略方面,持续加大金融科技创新投入的力度,统筹兼顾研发、建设和运维,重点支持智慧金融技术能力应用研发,夯实灾备和云基础设施环境建设,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加快构筑高效协同、支持创新的金融科技治理体系,完善金融科技创新激励体系,加强专利保护力度,促进自主创新。搭建金融科技创新服务云平台,通过人工智能建模、金融数据挖掘等功能为创新提供全方位保障。构建全景客户画像,优化数据资产管理,提升数据价值创造力。建设一体化协同研发平台,实现灵活、高效、数字化、自动化的协同研发管理。打通对公条线和对私条线之间的信息壁垒,建立“全面智能、精准及时、主动前瞻”的风控体系。对外拓展开放共享型智慧生态。推进住建部公积金数据集中平台建设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平台建设,继续深耕安居领域。初步搭建起同业金融科技产品体系,输出范围从银行业拓展至非银行业服务能力。推进银行业协会联合授信等项目建设,助力银行业融资信息共享等。

 

挑战与机遇并存 以新金融行动绘就第二发展曲线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依靠存贷利差的传统模式近年来受到很大挑战。6月末,建行净息差为2.12%,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许一鸣表示,下半年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再下降1-2个bp,一是因为贷款定价再上升空间不大,在LPR机制深入推广下贷款定价下行成为趋势;二是建行对存款成本进行比较严格的控制,预计下半年存款市场流动性稍微宽,原来高息成本放缓,整个利率保持稳定。

 

“同时,整个经济的下行,地方债务包括隐性债务和公开债务不断加重,企业的负担加重,第三方支付或金融科技发生问题给银行造成的去客户化等等,都可能是我们面临非常重要的挑战,包括怎么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这是我们需要去不断攻克的。”许一鸣表示,但随着经济转型,银行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包括国家战略推进,如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的发展,包括内部消费需求推动、技术发展等等方面,我们要抓住这些机会,有准备就能抓住机会,我们尽可能争取这些机会来拓展我们的客户和业务。按照第二次曲线——新金融,怎么样在新技术、新需求的情况下拓展未来的业务,争取普惠性、科技性和共享性新金融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

 

今年以来,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提出“第二发展曲线”概念,即B端赋能,做企业全生命周期伙伴;C端突围,做百姓身边“有温度”的银行;G端连接,开创政银合作新模式。建设银行在中报中提出“以新金融行动绘就第二发展曲线”,将利用新金融的普惠性、科技性、共享性,深入推进三大战略,整合社会资源,纾解社会痛点,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建行在中报中提出,未来一是发挥大行担当,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二是以客户为中心,加强对内协同和对外合作,扎实推进住房租赁、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战略实施。三是坚持稳健经营均衡发展,提升量价平衡能力、资产经营能力和负债拓展能力。四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提升新兴领域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着力打造新的增长引擎。五是培育精细化管理文化,推动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六是强化风险防控和合规管理,加强风险的前瞻性管理,做好重点业务和区域的风险防控。

 

随着国际和海外业务的稳步发展,商业银行类海外机构资产平稳增长,建设银行国际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面对去年以来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董事会秘书胡昌苗表示,预计对中国经济短期内影响有限,中国经济内生动力足,国家宏观调控方面有很多的对策可将影响实在可控范围内,对建设银行而言,建设银行传统优势主要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跟贸易有关方面影响相对小一些。但会密切关注中美贸易摩擦的走向,并积极评估宏观经济对我们客户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策略。

廖林表示,美国分行相关工作正在进一步加强合规建设,特别是在反洗钱工作上推动机制建设,重点提升合规的管理绩效,并对境外机构合规官和合规员配置上进行全面加强,并全面加强监管沟通,确保跟美国监管机构能够顺畅等。

 

本文编辑:王蕾

分享到:0
^
激活兑换码
关闭
请输入您的兑换码:
姓名:
单位:
职位:
邮箱:
手机号:
地址:
验证码:
激活
提示:
1、您的订阅周期将从兑换码被激活的当日开始计算。
2、同时激活多个兑换码,订阅期限会自动向后叠加。
3、如果您不想立即使用兑换码,可以在稍后任意时间激活,订阅码可赠予他人,但只能激活一次。
4、兑换码激活后,所绑定的授权用户仅限一人使用,不可多人分享账号。若发现违规使用,官方将做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