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华金融评论
标签:无
评论:没有评论
过去一年内,国内中小企业私募债乃至整个信贷系统的危机频频发生,监管层面也一直在强调要“选择性打破刚兑”。然而,除了已经确定违约的超日债和12津天联,很多债券和信托似乎都能在最后关头找到出钱兑付的人。那么刚性兑付什么时候才会彻底被打破?
近来,监管层不止一次强调,银行业对部分地区部分行业的风险在扩散,不良贷款率在走高。但是银行股似乎反其道而行之,全段时间突然迎来久违的大涨。有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大涨或许是已经意识到了央行正在布局兜底。
美银美林曾在今年年初就表示,中诚信托当时几近违约的诚至金开1号将会违约。但这一幕最终并没有到来。如今,美银解释中国为何现在还没有大规模爆发违约的原因如下:
- 很好理解,地方政府不想看到违约的发生,所以要极力地避免违约。考虑到地方政府所掌握的资源丰富、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力巨大,能够成功避免违约并不是什么令人惊讶的事情。然而,中央政府心里是有数的,可以故意放任一些违约的发生,以提醒投资者注意其中的风险,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解决道德风险。
- 为了适应5、6月以来的坏账展期等问题,央行看上去似乎放宽了货币政策,但实则没有放宽。这对金融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困惑。我们认为,这是政治原因造成的。
美银认为,新一届政府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打击腐败,要达到目标,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作为支持。所以才需要达到“7.5%的GDP增长目标”,避免违约,防止系统性金融危机。
另外,反对奢侈风气已经使得一些部门遭受了打击,这是政府的忍痛“放血”,所以,信托产品和债券市场的违约“放血”相应的可能就有所延迟了。
此外,瑞信也将信托基金集中偿付的时间点预期由2014年中期推迟到了2015年初期。瑞信给出的主要原因是银行贷款展期、地方政府救助以及资产管理公司并购盛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既然有了一次展期,就很容易有第二次展期。当违约时间并不取决于经济因素的时候,预测就会变得很困难。
美银美林还表示:
- 虽然目前为止信贷问题已经造成了明显的压力,但是信托产业还没有出现正式的违约案例。参照下图来看,基于我们整理的57份案例,我们估计其中有四分之一都用信托公司自己的资本弥补了损失;20%是由第三方救助的;10%已经展期,变成了新的产品或者延长到期兑付日;剩下45%左右都是由信托参与方来解决兑付问题,美银推算,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面临展期或者救助。
下图显示信托行业潜在违约产品所涉及的行业分布:
- 中国信托行业的问题非常明显,就是抵押链的透明度太低、结构不稳定(长期项目使用短期融资)。而且,这些信贷问题并不会自行消失,而是在等待央行何时行动的过程中,从一个问题转化成了另一个问题。
美银美林还提到:
- 这也就是说,风险已经急速分流给了不那么有经验的散户投资者层面,通常是通过新的信托基金产品来实现。这样一来,由于散户投资者叫银行和金融机构更容易发生恐慌,所以未来发生信贷挤兑的风险也就会越来越大。
- 因此,到了违约不可避免地发生的时候,由于缓冲的力度降低,金融系统遭受的冲击可能会比想象中更严重。
美银美林提醒,要警惕那些显现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厌恶风险的信号,如果出现这种信号,可能意味着即使央行不收紧货币政策、影子银行不出现挤兑,银行间市场利率也会激增。
来源 微信号 wallstreetcn
上一篇:彭晓云,张伟:腾讯的价值(下篇)
下一篇:银监会放话:传说中的信托业稳定基金来了!